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4-8-26 9:55
● 本報記者 王舒嫄 見習記者 熊彥莎
以中國神話為背景的動作角色扮演游戲《黑神話:悟空》20日在全球正式發售。破石而出的《黑神話:悟空》攪動全球游戲圈,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玩家,不少外國玩家更因為這款游戲開始苦讀《西游記》和惡補中文,甚至請假回家只為第一時間一睹悟空“真顏”……
世界知名電子游戲數字發行平臺Steam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這款游戲在全球范圍內穩居銷量榜首,同時在線人數最高超過235萬人。專家表示,《黑神話:悟空》是將中國文化裝入到具象化的游戲產品中的成功嘗試,是游戲出海的成功案例,有望為中國文化出口探索新的路徑。
“悟空”一棒破圈
“從公布首支視頻預告開始,我就一直關注這款游戲,當時還買了《西游記》英文版來看,還看了動畫片來輔助理解。20號上線當天,我和我的朋友們基本上第一時間就購買了這款游戲。這兩天我一邊打游戲,一邊給他們講解,他們都為這個游戲背后豐富的、多樣的中國文化而驚嘆,有的也準備讀《西游記》了。”加拿大玩家里查德(Richard)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當前“悟空”正加速“西行”,在全球范圍內“叫好又叫座”。記者注意到,像里查德的朋友們一樣,不少海外玩家都在一邊玩游戲,一邊“求科普”。如一位國外玩家的游戲測評視頻下提到“《黑神話:悟空》對人物背景著墨較少,吸引著我主動去搜索豬八戒、楊戩等角色的故事。”有的海外游戲論壇,甚至變成了“大型‘悟空’科普現場。”
銀河證券傳媒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岳錚表示,《黑神話:悟空》彌補了市場上中華文化背景3A游戲的生態位空缺,有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隨著精品內容的不斷累積,高品質游戲帶領的文化出海有望成為文化出海的新發展方向。
在文化出海過程中,文化自信也在逐漸彰顯。游戲科學創始人、《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透露,游戲中的一些名詞在海外翻譯采用拼音而非意譯。比如,悟空使用的兵器“金箍棒”直接用拼音“Jin Gu Bang”。“悟空”也沒有翻譯成“Monkey King”,而是直接翻譯為“Wukong”,“因為它足夠好聽,而且足夠清楚。”他說。
“《西游記》與孫悟空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IP之一,能夠讓全世界玩家,因為這個載體去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馮驥表示。
網文網劇演繹“出海風云”
除了游戲,網文、網劇也擔起文化出海重擔,通過“網絡一線牽”,打開讀懂中國的新窗口。
從《贅婿》《地球紀元》《大國重工》等16部中國網文被大英圖書館收錄,到《許你萬丈光芒》《天道圖書館》等9部作品的英文版在線閱讀次數突破億級大關,中國網文在國際上已初露鋒芒。
“網絡文學具有即時高效、成本低廉、互動性強的特點,有著跨國界廣泛傳播的天然優勢。”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說,中國悠久深厚的文化積淀對世界各國人民都有著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了解中華文化的意愿日趨強烈,這為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提供了前提和基礎。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顯示,中國是少數實現網文產業化的國家之一,中國已建立良性循環的網文生態。起點國際在2017年上線,截至2023年6月底,已向海外用戶提供約3200部中國網文翻譯作品和約56萬部當地原創作品,并培養了約38萬名海外網絡作家,累計海外訪問用戶破兩億人次。
網絡短劇也是近年來的出海“黑馬”。國內數字出版企業中文在線子公司楓葉互動(Crazy Maple Studio)開發的一款主要面向美國市場的短劇應用程序ReelShort在2023年年底就已經成功登上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蘋果應用商店娛樂榜的榜首。2024年,靠著翻譯短劇,另一家中國公司推出的DramaBox在美國市場收入上漲82%,僅2月的內購收入就達到4000萬元人民幣。相關數據平臺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頭部短劇出海平臺合計下載量、凈流水分別達2823萬次、5671萬美元。
網文和網劇還能基于同一IP打出聯動效應,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動漫、游戲等產品在海外廣受歡迎。亞洲影視資訊網站MyDramaList的榜單顯示,《瑯琊榜》《開端》《慶余年》等29部國產劇在今年7月登上全球評分總排行榜前100名,而上述三部劇均為網文改編作品。
文化貿易揚帆遠航
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臺對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3年10月商務部等四部門頒布《關于2023-202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公告》,公布了最新一批367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115個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近日,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2024年“千帆出海”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行動主題為“揚文化出海之帆,搭貿易合作之橋”,共有79個項目獲批,其中包含中國國際影視動漫配音產業平臺等項目。
《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發展報告(2023)》指出,2022年我國對外文化產品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802.7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約為1636.8億美元,進口貿易額約為165.9億美元,其中自有品牌和IP頻繁出海,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短劇等新興文化貿易產品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文化出海,并不是單一維度的傳播,也不該是一時熱度,而是要真正在世界范圍內直抵人心,跟全球用戶形成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說,相信這一領域,“不用等待很久就可以涌現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語IP”。
專家表示,對于文化出海,未來需要制定更為明確的出海戰略,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激勵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需要持續發揮市場主動性,加大文化商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度,不斷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