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發布時間:2018-6-25 9:2
今年的這個誠信大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為什么要開?因為我們國家進入新時代以后,國家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國民經濟從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在新時代轉變的中間,物流同樣要發生變化,物流的主要矛盾是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物流供給不足的矛盾,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發展也不充分。現在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物流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所以我國的物流業正處于從數量的鋪張向質量的提升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間。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講到了誠信建設,這是轉型的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像剛剛講到的共享經濟、供應鏈金融、融資發展、追溯系統等等。所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開誠信大會給我們、給行業一個重要的信息--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數量的鋪張,要向質量的提升轉型。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去年到今年我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是《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物流業》,一篇是《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流通業》。中國物流業發展大概分為三個階段:探索與起步階段(1978-2001)、快速發展階段(2002-2012)和轉型升級階段(2013-2020)。
現在我們正處于轉型發展時期,我們一開始對物流的認識主要是企業的閉塞利潤,后來物流業的逐步延伸、擴展形成了新的流通方式,我們重新認識了物流業,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策略;對于物流的形態的發展,一開始是企業的實物配送,到后來產業的綜合物流,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社會的供應鏈階段。對于我們的物流人來講,有三個文件是很重要的:第一個是2009年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第二個是2015年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第三個是2017年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這是物流業發展中間最重要的三個指導性文件。
剛剛講到了供應鏈,這里我就簡單講一下我的基本觀點。新時期總書記和總理都針對供應鏈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方向,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要敢于和善于整合全球資源,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供應鏈,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中占據有利位置,提高綜合競爭力”,十九大上總書記專門提到把現代供應鏈培養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新動能,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面也專門講到了中國的經濟要利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那么接下來要怎么去做?最近國務院發了相關文件,有關部門也發了貫徹性的意見等等,這對我們在座的企業來講也都是機遇。至于供應鏈要怎么做呢?我們要迎難而上,來研究金融供應鏈,來發展供應鏈,這樣的話,能使我們國家的物流系統上升到一個新的檔次。
在物流和供應鏈發展上,我希望大家能記住幾句話:
1、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
2、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3、消費是第一拉動力,民生是第一立足點
這六個第一希望大家記住,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消費時第一拉動力,民生是第一立足點”,我們不忘初心,我們所做的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是如何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日子?我們要還要做很多的工作。
講到供應鏈,我們肯定要談它的背景,下面我講談談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的大背景,分為四個部分:
一、互聯網時代
2014年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6年4月19日中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
要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物流、人 流、技術流、資金流,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
當今世界,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會生產和生活,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國家都把互聯網作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把互聯網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
二、新的工業革命
我們的經濟發展都是與實體經濟與工業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工業的發展經過了工業1.0,工業2.0,工業3.0,工業4.0時代。那么除了工業的發展之外,還有什么變化呢?有,那就是供應鏈的變革。
三、供應鏈變革
實際上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的進步,也包括實體經濟、工業的進步,另外還有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一開始發展供應鏈的企業都是從家庭企業開始,不僅中國如此,很多西方國家都是如此,后來很多的公司都是從實物管理到科技管理,到企業管理,再到人力管理等等,很多的東西都是和組織方式、商業模式聯系在一起的,供應鏈正在改變著世界。
四、新零售
流通領域現在發展了很大的變化。在計劃時期,我們想的基本上都是吃飽飯,有房子住,有衣服穿,特別是像吃東西、穿衣服,只有有吃的、有穿的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由于經濟的發展、零售業的發展、高科技的發展,社會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
第一次零售革命叫百貨店;第二次零售業叫連鎖超市;第三次零售革命是電子商務;第四次零售革命正在推動,中國能不能推動世界第四次零售革命,目前來說,以馬云為首的提出了新零售,京東提出了無界物流、無界零售等等。作為我個人來講,中國的流通域的革命是以零售革命為先導的,世界的也是如此,不可能是批發業來引導流通域的變革發展。
零售業的變革發展非常快,上面我講到的這些東西,無疑是說現在科技在變,實體經濟(工業)在變,流通在變,組織方式在變,我們的經濟也在變,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去年國務院發的84號文件專門給供應鏈做了一個定義“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我們講的供應鏈不單單是企業特別是生產型企業,我們要擴展一點,比如說“以客戶為需求”,“客戶”我個人認為不光是企業,客戶也可能是一個國家,也可能是一個城市等等,所以“客戶”并不完全是指企業,特別是生產企業。
我們現在講整合資源,應該來說分為兩類,一類資源叫物質資源,一類資源叫非物質資源。在供應鏈里面如果光說物質資源,不說非物質資源,這是不行的,非物質資源里面很多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物流信息系統、誠信系統都是非物質資源的整合,好多標準系統也是非物質資源的整合。如果我們在供應鏈里面僅僅是整合產品、物質這類的東西,而不整合非物質的東西,這是有問題的,在整個供應鏈的構建中間,在某種情況下,非物質供應鏈的整合可能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廣義來講供應鏈是網絡結構,我們現在講把它提升為組織形態,我認為這個提法是非常好的,很符合新經濟、新科技時代的一個提法。
目前,我們都在講中國模式,外國人很多都在學中國模式,比如高鐵等等,這些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現在中國最缺的就是組織形態和商業模式,缺的是軟實力。所以,現在我們物流要怎么組織?怎么來用?這些都要有供應鏈的思維來研究,包括全球供應鏈和“一帶一路”都和供應鏈有關系。
今天講到了供應鏈、價值鏈和產業鏈,實際上我們的實體經濟是產業鏈,包括農業、工業、流通業、金融業都是產業鏈,但是他們的運作模式都是產業鏈,最終產生的目標都是價值鏈。所以現在我們國人搞產業鏈、搞生產,大部分錢好像都被外國人賺走了,那么這就是說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在國民經濟的運作中有很大的問題,我們組織的不好。物流業同樣也有這個問題,物流在全國、在各個省、在各個市來運作,都要面臨這些問題,在這里邊我提出了兩個關系。
一、物流與供應鏈的關系
物流與供應鏈到底是什么關系?以前來說,我們說物流是供應鏈的一部分;現在來講,供應鏈是現代物流的核心,物流本身也是一個供應鏈體系。物流是供應鏈的主要部分。他們有三點不同:
1、功能不同。供應鏈是一種社會經濟運行與企業管理的組織形態、商業模式,是一種發展動能,是一種通道力、整合力、優化力;物流是由包裝、運輸、搬運、裝卸、 倉儲、貨貸、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處理等功能構成的復合型產業。
2、邊界不同。供應鏈以物流為基石,涉及到離 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涉及到物質與非物質資源。互聯網與供應鏈是現代物流的核心,物流本身也是一個供應鏈系統,但物流只是供應鏈的一部分。
3、本質不同。供應鏈主要是一種軟實力,比如資源整合力、流程優化力、功能擴展力、素質提升力、服務吸引力、發展導向力等。物流主要表現在硬實力的提高,比如物流樞紐和物流園區的建設;交通網絡體系的建設等。
二、供應鏈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供應鏈與國民經濟--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抓手、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促進產業組織形態、商業模式和政府治理結構創新。我把它總結為十個點:
1、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
2、推動產業優化與產品結構調整
3、是降本增效的根本途徑
4、有利于推進從粗放經營到集約 經營的轉變
5、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
6、有助于產業升級,打造工業強國
7、有利于打造服務型政府
8、有利于建設軍民一體的強大國防
9、有利于全方位對外開放,構建全球 經濟命運共同體
10、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如果我們國家把供應鏈和國民經濟的很多東西打通了,把它運作好了,我們中國的整個經濟,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可以提高一大步。
2005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標志著全世界的物流已進入到供應鏈管理時代。我把“供應鏈”分為了三個維度:供應鏈是戰略思維;供應鏈是模式創新;供應鏈是技術進步。國務院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 新與應用的揩導意見》提出“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
供應鏈需要從四個層面來運作:
1、國家供應鏈,美國把全球供應鏈列為國家 安全戰略,德 國、日本、新加坡等都有國家供應鏈戰略,一帶一路就是 中國的全球供應鏈戰略。
2、產業供應鏈,有些國家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但有些產業卻是全球第一,這與成功的產業供應鏈戰略有關。中國的產業供應鏈重點是農業、制造業、流通業、金融業、綠色產業。
3、城市供應鏈,城市競爭力的發展有四個階段。即生產要素導向階段、 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和富裕導向階段。中國要有物流與供應鏈集群城市,并開展試點。
4、企業供應鏈,供應鏈本質上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實踐活動,普遍存在于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各項社會活動過程中,是以企業為活動基點的,中國提出了要有100家企業進入全球供應鏈先進行列。
作為我研究的這方面來講,企業供應鏈是整個供應鏈的基礎,城市供應鏈和產業供應鏈是整個供應鏈的重點,國家供應鏈是整個供應鏈的根本。所以我們現在大部分說的供應鏈都是企業供應鏈,像很多的大學教科書里面的案例等都是企業供應鏈,現在國際上評的很多全球500強企業都是制造企業,當然還有流通企業以及其它的企業等等。公約的文件里面對這四個層面都有提到,比如說,對企業供應鏈,提出了要有100家的企業進入世界的前列;對于城市供應鏈,現在商務部和財務部等等都在搞城市供應鏈試點;對于產業供應鏈,第一講了農業,第二講了工業,第三講了流通業,后面還有金融業等等,這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國家供應鏈,我個人觀點來說,“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國家供應鏈,國家供應鏈非常重要。目前,比如說美國2012年奧巴馬批了一個《美國全球供應鏈國家安全戰略》文件,美國把全球供應鏈列為國家安全戰略,里面有兩個核心的東西,一個是安全,一個是效率。“安全”是指美國要做到國土安全、經濟安全、食品安全、行業安全、網絡安全等,那個部分不安全,他就要整合全球來對付它;另一個是效率,用奧巴馬的話來說是:“美國要做到第一”,這是美國的戰略。各國有各國的供應鏈戰略,我們中國也要有自己的國家供應鏈戰略。
目前,供應鏈有幾種形態,我將它歸結為五種模式:
1、生產型供應鏈體系。譬如像現在的華為、海爾等,都是生產型供應鏈體系的企業。
2、商貿交易型供應鏈體系。特別是像在珠三角很多的企業是屬于商貿交易型供應鏈體系的企業。
3、服務型供應鏈體系。因為供應鏈除了產品供應鏈之外,有很多服務供應鏈,服務供應鏈包括新型供應鏈類型、財務供應鏈類型、后勤服務系統供應鏈類型等等。
4、平臺型供應鏈體系。目前像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等很多都是平臺供應鏈體系的企業。
5、生態供應鏈體系。這個體系大家都在研究,國際上的理論也有很過,各種各樣的方案,我們中國也有很多企業要建立生態型供應鏈體系,但是建立生態型供應鏈體系難度是比較大的。目前來說,到底什么是生態型供應鏈體系?很多的標準都在研究之中。
談到供應鏈,肯定要有保障體系。在此我總結為六大保障系統:
1、環境保障系統。法制、政策、標準、誠信保障。
2、人才保障系統。人才、教育、培訓保障。
3、金融保障系統。投資、基金、稅收、融資保障。
4、技術保障系統。研發、科技、應用保障。
5、組織保障系統。城市試點、平臺試點、企業試點保障。
6、機制保障系統。政府推動、市場導向、行業自律保障
沒有基本的保障系統,供應鏈的很多東西是難以實現的。所以對于供應鏈,我作了七個基本結論:
1、供應鏈與互聯網一樣,是中國經濟騰飛的 兩個翅膀。
2、供應鏈作為一種組織方式變革,將是今后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常態。
3、世界因互聯網而變,世界也因供應鏈而變
4、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全球供應鏈戰略。
5、供應鏈是中國新時代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6、供應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是實現降本增效的根本途徑
7、中國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要依企業供應鏈為基礎,產業與城市供應鏈為重點,國家供應鏈為根本
下面我簡單介紹供應鏈與互聯網創新,從這個角度來說,物流本身是一個系統。不管我們現在搞平臺也好,搞其他的技術也好,我們圍繞著一個觀點--物流企業一定要夯實物流的基礎,我們的物流基礎打不實的話,你要講什么平臺以及好多供應協作部門,你這效益是包賠的,不管是在哪個行業都是如此。所以我們經常開物流行業的會時,常常是物流企業在開會,實際上物流企業一定要和它的供應鏈上的企業一起開會,包括流通業、制造業、金融部門等,來一起討論問題。
現代物流有兩個核心,一個是信息化,另一個是供應鏈。離開了這兩個核心點的物流就不叫現代物流,抓住這兩個核心,這樣才能用時間來壓縮空間,用空間來壓縮時間, 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高效、綠色低碳、開放有序、 共享共贏。
接下來是物流業的三大發展趨勢:
1、智慧物流與智慧供應鏈
2、建立完備、高效的物流服務體系
3、從物流大國到物流強國
這是我們要追求的三個目標,這三個目標如何實現?要靠我們全國的物流人來一起努力。
中國需要一場流通革命,正如1994年 朱镕基同志所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真正搞好,解決好流通問題最重要。”“只要把流通領域的問題從理論 到實踐正確的解決了,那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模式就基本建成了。”從大的概念上來講,物流也是流通的一部分,所以這幾年我一直在研究供應鏈,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我也希望大家跟緊部委的文件、國家政策去研究供應鏈、走近供應鏈,為我們中國物流業的轉型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