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能互聯上下游 多點 發布時間:2018-4-16 9:0
一輛13.5米的大貨車下了高速,直驅城市周邊的分撥中心,改由4.2米廂式貨車送往市區……生產生活所需要的家電器材、蔬果糧油,無一不是靠這些城市配送貨車完成B2B的運輸配送。其中,收貨方對貨物時效性的高要求,發貨方對車輛實時軌跡的監控訴求,催生著城市貨運配送企業在技術驅動、經營模式上的不斷創新。傳化易貨嘀的物流算法、長通物流的模式都值得津津樂道。
多方協作 共建配送平臺
從武漢到杭州,只不過一天時間,杭州藥店負責人王先生訂購的一批藥品由傳化易貨嘀的工作人員送到了門店。高速度的背后,是不為人熟知的一場空陸聯運接力。
據介紹,傳化易貨嘀和順豐悟空豐運針對企業級客戶推出了空陸聯運服務,可實現跨省門對門極速送達,其中傳化易貨嘀負責城市內收派環節的陸運服務。
在共同配送前,悟空豐運將整合順豐平臺上合作的幾十家航空代理商的需求,通過系統回傳給傳化易貨嘀進行攬貨和到達目的地城市的配送。而訂單的集中管理,可以很好地實現共同配送,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傳化易貨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產品直擊城市物流痛點,在“快”的前提下,更注重節點控制,預約收貨時間可精確到10分鐘以內。“比如客戶選擇下午5時30分收貨入倉,易貨嘀配送車輛將會如約送達,誤差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多方合作、強強聯手,這種鮮活的事例在發展城市綠色配送的過程中并不少見。在傳統城市配送行業,不同領域客戶對生產、配送中各個作業環節的操作、管理的需求差異很大,且配送的貨物類目繁多。城市配送受到諸多限制,如若促使城市配送市場資源達到最優,需要建立行業骨干企業主導的共同配送平臺。
今年1月,長通物流在“享發貨”“鼎安易”“蜂巢計劃”“長通家”四大“互聯網+”平臺基礎上,推出“新能源智慧貨運巴士共配平臺”(簡稱綠巴計劃),通過整合資源提升了區域整體競爭力。而此前,長通物流還倡議、發起“中中物流聯盟”,并有山東宇佳物流、安徽大中原物流、河北鑫磊物流等中部7省重點物流企業加入。據悉,該聯盟目前已形成以鄭州為中心服務方圓500公里、12小時直達所轄縣城的一級配送圈,有效激活了市場閑置資源。
以車為倉 提供運力共享服務
公交車發車,都有時間規定、固定的路線、若干個站點,且始發點和終點站都有固定的運營總站。這種公交車模式,如果應用到貨運物流上,又將帶來哪些變革性的體驗?
長通物流執行總經理魏長龍介紹,對于“綠色貨運”和“智慧物流”的探索和實踐,長通物流早在2010年就已經開始行動,并在行業內推出了“貨運公交巴士模式”——通過對行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對物流線路的合理布局與規劃,貨運公交巴士就像客運巴士一樣,每天可以定時定班,按照既定線路出發,對城市各個物流市場形成全覆蓋,從而提升效率并降低能耗。
據介紹,根據客戶和市場需求,長通物流合理布置網點,其中大多數坐落在商貿中心周邊。目前,長通物流在河南省鄭州市周邊設計50余條線路,建有60余個兼有收發功能的網絡網點,形成了覆蓋主城區生活小區、重點街道、商業設施、物流場站等城市配送網絡。今年,長通物流計劃將網點提升至80個。
多點接單、優化網點已經成為同城配送中解決“最先一公里”集貨和”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的有效方式。為解決同城物流零散、成本較高、時效性低的問題,2017年傳化易貨嘀在武漢試點班車項目。
據介紹,傳化易貨嘀班車項目主要針對物流園區的專線企業、商貿區等專業市場的經營戶,以車為“倉”,讓貨物在路上,保證可在當天完成攬收、配送工作。該項目以App端口實現了貨主和司機的無縫對接,扮演運營調度角色的傳化易貨嘀通過協調、指派社會閑散車輛,采取按班發車模式,為集中區域的小B客戶提供運力共享服務。
綠色物流是現代物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要加快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外,也需要物流企業采用更多低能耗、低排放的綠色運輸工具。
據介紹,截至2017年年底,長通物流90%的干線運輸車已更換為清潔新能源車,60%的市內配送車已更換為清潔新能源車和新能源電動車。“我們計劃一年內將市內貨運巴士全部更新為新能源貨車。因為它不限號、不限行,有更多的路權,不僅可以降低大氣污染,還將大幅提升城市配送效率。”魏長龍說。
2017年4月,傳化易貨嘀聯合東風汽車、中車電動啟動互聯網綠色能源城市物流車,正式拉開“綠色運力”的序幕,其中智能充電樁為純電動物流車在城市中暢行免除后顧之憂。此外,傳化易貨嘀未來或將建立一支綠色可控運力,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綠意。
信息交互 延伸供應鏈價值
標識人、車、貨、倉等各個要素,實現城配全要素在線;通過算法進行智能定線、排線、派單,最終實現共同配送;通過大數據預測客戶未來的需求,最終實現貨未動、車先行、倉己備……信息化手段讓城配體系更加高效。
據傳化易貨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空陸聯運一項目中,易貨嘀與悟空豐運無縫銜接,傳化易貨嘀的城市調度平臺“風豹系統”與悟空豐運調度系統實時對接,通過后臺系統算法,將訂單指派給對應線路的司機,提供運力共享服務,采用最優路徑,最終實現共同配送,減少配送中間環節,降低運輸成本,提升運輸效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逐漸深入到物流應用領域,數據化打通信息鏈,促進系統交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無疑成為城市物流未來發展的走向,而運用新技術實現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將是物流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來自全國網絡、項目客戶、同城物流公司的訂單都將流入到新能源智慧貨運巴士共配平臺,通過路由自動分配,平臺可以根據訂單分布情況,直接前往有訂單的檔口取貨,技術驅動完成智能配單、智能調度、電子回單。”魏長龍說。
未來,長通物流還將建立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服務體系,參與到客戶上下游智慧收發貨體系。“傳統物流只看重運輸配送,服務單一,缺乏供應鏈思維。我們將發展物流供應鏈,讓服務往兩邊走。例如,我們現在和某醫藥企業合作,將上游延伸到該藥企的分揀作業區域。通過信息的共享,提升訂單響應效率。”魏長龍說,“另一方面,原來零擔運輸都是‘港到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前店后倉等模式將貨物配送像快遞一樣實現‘門到門’的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