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網 發布時間:2024-7-29 10:7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高蕾 實習生 羅惠芳)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技術的飛速發展,公路貨運行業正經歷著數字化轉型。中國公路貨物運輸作為運輸結構中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在數字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對行業和從業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7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發布的《數字貨運平臺司機就業與收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數字貨運平臺對貨車司機的就業和收入產生了積極影響。報告通過對5252個貨車司機樣本的線上調查和線下訪談,分析了貨車司機群體的變化和數字貨運平臺的作用。
近年來,貨車司機群體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報告顯示,數字貨運平臺的興起使得女性司機比例顯著提升,從0.97%上升到2.63%。此外,大專和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司機比例也有所提升。貨運行業從業者的背景也更加多樣化,過往貨運行業從業者多來自農民、個體經營戶、產業工人(藍領)等群體。而近幾年,轉型從事貨車司機職業的群體還包含了企業職工(白領)、社會服務人員、學生等,另外,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及代駕司機等新型靈活就業者也有部分人群選擇轉行成為貨車司機。數字貨運平臺對貨運行業在拓寬就業渠道、促進靈活就業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貨車司機對使用數字貨運平臺的主觀依賴度還是很高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周廣肅表示,貨車司機普遍認為數字貨運平臺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報告顯示,數字貨運平臺的介入減少了傳統車貨匹配的中間環節,司機可以直接與貨主對接,無需依靠配貨點或信息部,降低了交易的中間成本,提高了信息匹配的效率。另一方面,平臺提供的一系列優惠增值服務,如更便宜的油費、保險價格等,降低了司機的運營費用,從而間接地增加了司機的收入。
除此之外,公路貨運數字化不僅讓貨車司機“降本”,還讓他們“增效”。報告指出,45.85%的司機認為數字貨運平臺減少了他們無貨停駛的天數。48.32%的司機認為數字貨運平臺減少了他們放空行駛的天數。33.88%的司機認為數字貨運平臺增加了他們車輛滿貨裝載的情況。
周廣肅表示,數字貨運平臺通過提供海量的貨源信息、車貨的高效匹配和合理的路線規劃,提升了單位周轉量下車輛運力的利用效率。從長遠意義來看,也促進了整個貨運物流行業的降本增效。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貨運平臺將繼續推動公路貨運行業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