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1-10-29 22:46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記者佟明彪)如何看待智慧城市的發展形態?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智慧城市的重要建設方向有哪些?在近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的“智慧城市:讓城市更‘聰明’”分論壇上,來自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嘉賓對上述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建設目標應該是讓城市管理、企業經營、市民生活更加高效和便捷。
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表示,智慧城市應該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建城市云腦,讓城市會“思考”。同時,產業要融合,包括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賦能傳統產業,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另外,社會要協同,政府管理者要把方方面面的數據歸集起來,從不同的方面匯聚各種因素進行研判,實現數字的最優化的比對,對政府的決策、社會的管理和運營提供科學的依據。“智慧城市就是讓城市更‘聰明’、政府更高效、社會更和諧,市民更舒服。”薛慶國稱。
攜程集團副總裁、商業拓展和政府合作部CEO王韋從文旅行業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他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先是梳理信息,然后是尋找消費場景、應用場景,進而構成更多智慧化的局部,這些局部最終匯集起來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最終都要體現在人們使用中,不然只是空中樓臺,要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更加便捷、安全、優惠的服務性產品。”
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楊強從技術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智慧城市應該是技術和政策的平衡,一方面通過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讓金融、教育、醫療等更加普惠,同時也需要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技術發展的邊界和優化的目標。
在浪潮集團副總裁姜振華看來,智慧城市的建設要關注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采用怎樣的技術,如何建立一個長效機制。他認為這將是一個長期的并不斷迭代的過程,需要多方參與和共同策劃。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將帶動數字經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發展。
華為企業BG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岳坤提出,智慧城市的組成是分層的,由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四個方面組成。他認為,智慧城市要讓市民、企業、城市的決策者等都能得到切實的感受,這就需要通過機器換人力,智能增效能,提高部門協同處置事件的工作效率。“智慧城市建設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過程,我們需要把政府規劃和整個社會的各個載體、各個參與者的能動性結合起來,才可以做好智慧城市。”岳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