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21-9-13 9:23
數字化的浪潮,不僅推動著大城市的發展,小山村一樣可以乘“云”而上,享受技術變革的紅利。
今年年初,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引入了“數字物流”概念,率先建設浙江省首個數字鄉村物流中心,實現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共配。中心投用后,遂昌縣實現了“村村進快遞”,并幫助千家萬戶的農產品上行變現增收。
位于遂昌妙高街道上江村的數字鄉村物流中心,郵政與民營快遞公司共同分揀的自動化設備正在分揀作業中。該設備有201個快遞分揀落口,一一對應遂昌縣全部201個行政村,不同快遞品牌的派件落入同一目的地村的分揀口后,郵遞員將帶著所有品牌的快遞進村,返程時,郵遞員將代收寄村民的快遞或帶回網銷的農產品。
“這是目前最經濟、最有效的‘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渠道,一定會幫助全縣農戶致富增收。”郵政遂昌縣分公司總經說。
數字鄉村物流中心只是遂昌數字賦能未來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遂昌縣數字鄉村應用平臺正不斷歸集鄉村治理的各類事項。目前,平臺已在新路灣鎮蕉川村、大柘鎮大田村和湖山鄉湖山村試運行,下一步將在48個村推廣應用。平臺完成了涉農數據歸集、數據庫建庫和數據治理工作,以數字鄉村駕駛艙的形式宏觀呈現全縣農業整體概況以及涉農產業發展情況。
基于平臺,遂昌的數字民生服務實現了城鄉同享。“i遂昌”門戶和“百姓通”應用由整合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APP常用服務事項形成。在蕉川村,村民通過門戶可一鍵查詢惠農資金、涉農補貼、農村家宴、公交信息等,也可以一鍵辦理社保、民政、公安、衛健等系統的服務事項,對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進行監測治療,村民還能不離村獲得上海、杭州等地大醫院的線上診療。對不方便辦事的村民可以一鍵代辦、一網通辦。為了方便農村老人,平臺還開發了電視端辦事功能。
數字化改革還推進了社會治理和諧相融。入選國家地理雜志“最美古村落”的遂昌蔡源鄉蔡和村,過去是上訪大村,2019年,蔡和村圍繞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創新推出信用鄉村機制,打通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疊加本地24項特色賦分,以“綠黃紅”三色碼集納村民從高到低的信用分,并給予不同優惠和約束。去年,蔡源鄉實現零上訪,該信用碼機制也獲評2020年度中國十大社會治理創新典范。
啟用數字鄉村駕駛艙的蕉川村,信用村建設場景用大屏顯示,更加直觀,且植入“我要反饋”等互動功能,村民可在線匿名反饋村中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經村干部核實,反饋者可獲加分。信用村建設還城鄉協同,如信用分高者可享縣城免費停車服務等。
“我們將不斷歸整各類納入數字鄉村平臺的事項,以制度化形式應用體現,最終服務于鄉村治理、村民自治和社會管理。”新路灣鎮黨委書記表示。
在阿里云數字技術支持下,農業生產實現了城鄉遠程高效協同。在蕉川村數字鄉村平臺駕駛艙,操作員點開平臺上的“一桿農業眼”應用,蕉川村所在的浙江省最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在大屏上實景顯示,借助散落在田塊中的電子監控眼以及物聯網技術,水稻的長勢和蟲害等情況可即時掌握,并上傳浙江省農科院供專家對癥施策。
茶葉是遂昌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全縣茶葉種植面積近13萬畝。在大柘鎮數字茶葉小微園,通過數字賦能實現產業規模效應的改革正在推進:總投資1.6億元的茶葉數字加工廠(一期)已在建;將完善茶產業電商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目前阿里巴巴數字倉和電商學院已進駐并提供公共服務。遂昌還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合作,對茶葉樣品的品質特征成分進行了數字化分析,形成了茶葉質量追溯的完整體系。
在共同的數字化改革底座上,遂昌的新型城鄉關系正在重塑。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統倉共配實現“村村進快遞”,數字民生服務城鄉共享,信用治理體系重構鄉村秩序,城鄉協作線上線下契合流暢,數字化改革將給這里的“未來鄉村”增添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