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8日,以“科技YU見未來”為主題的2019第四屆全球物流技術大會在成都召開,大會以論壇、展覽展示、行業表彰等形式,展示了國內外最新研發與創新應用成果。其中,曠視憑借原創的AIoT操作系統“河圖(HETU)”和豐富的落地經驗,獲得“第二屆全國物流機器人應用大賽三等獎”以及“物流技術裝備推薦品牌”兩大獎項。同時,曠視副總裁任志偉在倉儲智能化論壇上發表演講。
圖:曠視獲得第二屆全國物流機器人應用大賽三等獎
布局倉儲行業“連接+智能”,曠視推出河圖操作系統
在倉儲智能化分論壇上,曠視副總裁任志偉向業內同行介紹了曠視的AIoT戰略與重點布局。他指出,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曠視近幾年一直在尋求落地的場景。其中,三大場景 ,即“以手機為核心的個人生活大腦場景,以城市傳感器為核心的城市大腦場景,以及包含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零售的供應鏈大腦場景”,將是曠視未來3-5年的重點。“尤其是在供應鏈大腦,我們會專注在智能物流和智能零售兩個領域。”任志偉說。
圖:任志偉講解河圖
在談到智能設備在倉儲應用面臨的問題時,任志偉表示,多設備的接入、全局的控制、產線作業邏輯、節奏的控制等等,都需要倉儲和制造行業打通信息和智能決策。基于此,曠視在今年年初推出了AIoT操作系統——河圖(HETU)。這是一個多種類型的機器人操作系統,與物流、制造、業務系統快速承繼,并且可以一站式解決從規劃、仿真、實施到運營的全流程體系所產生的問題。通過河圖的努力,能夠給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圖:河圖動態展示屏
據任志偉介紹,河圖系統的特性主要在于生態連接、協同智能、數字孿生這三大方面。
在“連接+智能”方面,河圖的第一個使命是銜接下游各類機器人控制本體和設備體系,與上游的業務系統,具備強大的開放和可擴展性。在建立了生態連接之后,當多設備聯動完成同一個任務時,協同智能變得尤為關鍵。曠視借助其擅長的算法優勢,為河圖在路徑規劃、庫維優化、負載均衡、作業調度層面提供了大量優化算法,以適配不同的業務場景。同時,曠視為河圖構建了自學習、自適應的算法體系,系統會根據業務的歷史運行數據和輸入的作業量預測(例如訂單預測)自動調整算法。另外,在數字孿生方面,曠視已經完成了整個的仿真和實際效果的驗證。
“比如在商品關聯度上的優化。A商品與B商品是否在同一個巷道內擺放,擺放的距離是多大,都可以由河圖的智能優化來測算出并給出最優解。”任志偉舉例,從路徑的規劃、庫位的優化、負載均衡、作業調度等層面河圖都成為“連接+智能”的關鍵。
圖:曠視獲得物流技術裝備推薦品牌
打造開放平臺,曠視與生態伙伴共建利益共同體
不過,河圖的順利落地還有賴于更大的生態力量。曠視總裁付英波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曠視在成立早期就曾建立了“AI+行業”的戰略,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智能+”的提法不謀而合。在進行技術商業化的實踐過程中,曠視希望形成“技術-產品-數據”的商業閉環,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垂直行業的應用。
圖:曠視智能倉儲展示屏
事實上,目前河圖已經實現了部分項目的合作落地。以曠視與心怡科技合作的天貓超市天津倉為例,面臨龐大的SKU壓力、包含十余種品類的復雜訂單,同時還要兼顧消費者體驗,追求當日達的效率,天貓超市的倉儲管理從消費者下單到出庫必須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而通過接入曠視河圖,與三種不同類型的500臺機器人的協同作業,天貓超市的天津倉人效提升40%。在另一個應用場景中,曠視河圖與工業機器人公司MUJIN打造手腳聯動無人倉,讓機器人具備貨物抓取能力,進而實現全流程無人化。
值得一提的是,曠視此前在機器人戰略發布會上發起了“河圖合作伙伴計劃”,宣布將至少投入20億元,與生態伙伴一起打造價值務實的整體解決方案,共同探索邊界持續驗證價值,進而加速機器人場景落地。相信隨著更多合作伙伴的技術支持,倉儲行業將快速進入智能化,智慧物流倉儲將進入發展的“黃金階段”。
任志偉在演講最后也表示,曠視作為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學習者,希望多和各位行業前輩交流,河圖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非常希望能和行業內的伙伴一起合作,共建生態。
據了解,2019全球物流技術大會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裝備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促進物流技術與產業的融合與應用。自2016年舉辦以來,已成為物流行業的頂級盛會。本次大會分為黑科技助力產業升級主論壇、智慧運輸技術&自動駕駛黑科技論壇、倉儲智能化&物流包裝技術論壇、智慧新生態與特色物流論壇、物流技術與人才發展論壇等5個論壇會議,來自物流供應鏈領域的各個優秀企業代表和知名工業工程學者齊聚一堂,分享關于構建物流科技生態圈,構建物流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和供應鏈一體化發展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