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煙草報 發布時間:2018-3-12 8:45
近年來,電商行業的幾何級爆發帶來了快遞物流的快速發展。發展一方面帶來了方便,另一方面也讓不少問題逐步顯現。其中,大量不可降解包裝材料導致的“白色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尤為突出。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要求,對原有標準的相關方面進行了補充完善,其中的綠色環保內容可謂亮點紛呈:增加了重金屬和特定物質的限值,確保減少快遞封套和快遞包裝箱中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對土壤、水源和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倡導使用生物降解材料,首次提出“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在推廣綠色環保技術、減少白色污染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對印刷油墨提出技術性要求,一方面大幅減少油墨的使用,另一方面倡導使用水基型油墨印刷,指導企業開展快遞封裝用品的設計、生產和檢測,有效減少其對生態的影響和環境的負擔。
當前,積極應用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綠色環保封裝用品,已經成為推動快遞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快遞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進入國際市場過程中所不能回避的關鍵。
新規一出,贏得一片叫好聲。究其原因,就在于規定不僅劃出了紅線,更是將怎么做、做成什么樣等關鍵問題進行明確,可以說,是將物流快遞業看成一個整體,從全部工作流程鏈條統籌思考出臺的。筆者認為,實現綠色發展需要類似這樣“一條鏈”的思維。
“一條鏈”彰顯的是全局謀劃的智慧。相較于整個鏈條而言,節點、環節不少,如果改革提升只從一個節點入手,短時間內可能“見效快”,但要關注是否長久、可持續。就像精益改善項目一般,工作鏈條上的各環節連接緊密,如果只盯著一點進行改善,不考慮相連環節和整體大局的“感受”,即便短時間內效率提升、損耗降低,但將改善放到整個鏈條中看,最終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整個環節精益效果有限,甚至出現比之前更多的浪費。
把鏈條上的節點當做芝麻,將整個工作鏈條當作西瓜,只有將改革提升工作放在整體工作鏈條這個坐標系中去統籌思考,才能既得芝麻,也有西瓜。
以煙草行業多年來在物流工作中積極推進的多項“綠色工程”為例:在包裝箱循環利用方面,繼續瞄準《煙草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的到2020年循環利用2000萬箱的目標任務,堅持循環利用數據統計、分析和通報制度,深入推進簡化煙箱印刷和統一煙箱尺寸工作,擴大塑料煙箱、高強度煙箱應用范圍。隨之配套的還有加強工商對接、創新循環模式、優化業務流程、控制運行成本、擴大循環范圍等工作的推進,降本增效、綠色環保成效顯著。
在電動汽車配送卷煙應用方面,選取6個省份12家地市級局(公司)作為試點,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在行業的應用,降低行業的物流運行成本。
而在商業企業配送卷煙使用的塑膜方面,多地也進行著有效探索和嘗試。大連市局(公司)基于配送路線的逆向物流回收利用模式,正在有效推進中。該回收模式與配送業務相結合,送貨員在配送卷煙后對塑膜進行回收,按照克重對零售客戶進行獎勵,這樣一來,可以實現零售客戶、煙草商業企業、塑膜供應商三方共贏。
行業物流工作增添的“鮮綠”色彩,正是得益于行業將整個物流工作看做了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
當然,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一條漫長之路,在這個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有所反復,但要堅信一點,只要秉承“一條鏈”思維,這條路即便走得慢一些,但終究會更加扎實,路子也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