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99,多姿,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麻豆,又黄又硬的免费视频

中國電商物流網-電子商務與物流行業融合媒體!電子商務物流行業門戶網站!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高鐵時刻 高鐵票價 高鐵車次
貿易資訊
免費注冊 登錄
中國電商物流網
企 業
產 品
商 務

綠色交通駛向低碳未來

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24-9-19 10:50

  【加快綠色轉型 激活發展動能】

  在福建泉州的古城里,一輛輛穿梭在街頭巷尾的白色公交車備受居民喜愛,這種長約4米、寬約1.5米,可以乘坐7位乘客的電瓶車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小白”,哪怕只有2米多寬的小巷,它也能實現單向通行。據悉,“小白”作為泉州古城開行的公交車,在當地6.41平方公里內招手即停,貫通背街小巷,既方便高效,又使百姓的出行更綠色低碳。

  交通運輸排放約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0%,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結構不斷優化,綠色交通基礎條件持續改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應用……可以說,我國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過程中,交通運輸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如今,在政策引導推動、技術裝備迭代、商業模式創新的多重支持下,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正在向更加環保、更加高效的方向加速前行。

  多式聯運更加環保高效

  初秋的清晨,天剛蒙蒙亮,一列滿載著成品鋼材的列車緩緩駛出內蒙古包頭西站,經天津塘沽站卸車,然后在天津港集港裝船,駛向上海鐵駁碼頭。

  這條物流線路是包頭鋼鐵鐵捷物流有限公司包頭至上海公鐵水聯運線路,用戶僅需“下單”一次,即可享受公路、鐵路、海運全程聯運,“一單到底”實現運輸高效銜接,減少尾氣排放。運輸時間較之前縮短了3至5天,物流成本降低近5%。

  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8.2萬億元,同比增長2.3%。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為14.4%,比2022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全社會物流成本及比例進一步下降,意味著我國綜合運輸體系更加高效。”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紅昌表示,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公路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等弊端。相對而言,鐵路貨運具有路網發達、運量大、排放低等優勢,能更好實現物流運輸綠色發展。

  2018年4月,中央財經委員會首次提出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由此開辟了公轉鐵的新道路。六年多以來,公轉鐵、公轉水、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等貨運方式迅速發展,交通運輸結構領域發生著深刻變化。

  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魏際剛表示,交通運輸是我國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領域,鐵路運輸單位貨物周轉量能耗強度是公路的七分之一,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公路的十三分之一,而水運運輸單位能耗強度則比鐵路更低。

  在山東濰坊特鋼集團工業園,幾乎看不到運輸原材料的大貨車進出,園區最北端兩條鐵路專用線平行作業,高效運轉,日均卸車5列,生產所需鐵礦石全部實現鐵路運輸。人們固有印象中卡車喧囂、尾氣環繞的工業園區景象早已煥然一新。

  “當初我們把廠址選在這里,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鐵路運輸的優勢。”濰坊特鋼運輸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與膠濟鐵路僅一墻之隔,企業投資建設的兩條專用線直接接入1公里外的濰坊東貨運站,實現無縫銜接,每年能節約物流成本數百萬元。

  據測算,我國多式聯運占比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降低物流總費用約0.9個百分點,節約社會物流成本可達千億元。因此,強化公轉鐵、公轉水,將部分貨物的運輸方式,從公路運輸轉為鐵路、水路運輸顯得尤為迫切,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2023年,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1018萬標箱,同比增長15.9%。魏際剛指出,有關部門要繼續提高鐵路和水路運輸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同時加強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和配合,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采用鐵路、水路等更加環保、高效的運輸方式。

  智慧交通駛入“快車道”

  在廣袤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一條522公里長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縱貫南北。2022年,為實現治沙和環保的雙重功效,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投產,在公路兩旁新建86座光伏電站,全面替代柴油機發電抽水灌溉,對沿線3100多公頃生態防護林發電灌溉。截至目前,該工程累計發出綠色電能突破500萬度。

  “光伏發電以來,生態防護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約2萬噸,負碳部分可中和過往車輛碳排放,為中國荒漠治理和沙漠公路運行維護提供了‘塔里木方案’,走出了一條光伏治沙新路徑。”該工程負責人表示,相比歐美國家,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增速快、減排潛力大,采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可有效減少交通運輸的碳排放,從而推動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意義重大。

  從青山綠水到雪域高原,從秀美江南到戈壁大漠,近年來,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截至2023年底,我國高鐵里程超過4.5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8.36萬公里,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22023個,頒證民用航空運輸機場259個。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剛表示,當前傳統交通行業正加速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交通運輸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也呈現嶄新面貌。我國將繼續加強政策協調和資源投入,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廣東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自動化岸橋和軌道吊在碼頭上無縫配合,上百個傳感器幫助實現集裝箱的精準抓取,智能引導車將集裝箱運往目標位置,作業過程空無一人且有條不紊。據悉,該碼頭是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今年1至7月,碼頭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1.14萬標箱,同比增長102.7%。

  “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具有智慧低碳、經濟集約、自主可控的特點,在科技創新、經濟效益和綠色環保等方面體現出領先優勢。”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明表示,除了無人化設計外,港內所有的裝卸設備均采用電力驅動,還在每個主泊位安裝了兩套岸電插接箱為停留船舶提供電力,有效減少船舶在港時產生的噪聲與排放。

  如今,“綠色”已成為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底色。不論是提升新建車站、機場、碼頭、高速公路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還是推進既有交通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正在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定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

  “中國把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作為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任務,通過促進交通運輸資源節約集約與循環利用,加強交通運輸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綜合治理,推廣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等舉措,讓交通更環保、出行更低碳。”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說。

  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大有可為

  近年來,由我國制造的全球第一艘23000TEU(集裝箱國際計量單位)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在國際航運市場上備受關注,其超前的綠色環保性能和革命性的節能減排技術,使其被業界譽為“海上綠巨人”。與同型燃油箱船相比,該集裝箱船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85%,顆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除了貨運領域外,民用領域的交通運輸工具低碳轉型也在持續推進。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51.1%;常規燃油乘用車零售84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零售87.8萬輛。這是新能源乘用車國內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

  “這一巨大的變化,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國交通運輸工具綠色轉型的生動寫照。”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布局、技術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

  交通運輸工具的環保水平,直接影響著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平。“十三五”以來,我國積極推進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制造,推廣LNG(液化天然氣)船舶、新能源汽車及清潔動力航空器應用。如今,不論在港口還是城區,燃油味正在逐漸淡去,低碳交通運輸工具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城市公交、出租車和貨運配送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應用的重要領域。其中,城市公交車中新能源車輛占比超過81%,鐵路內燃機車占比降至34.7%。此外,水運行業也在積極推進LNG應用,內河船舶LNG加注站超過20個。

  《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對此,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牟能冶表示,這就要求交通運輸部門在推進使用低碳交通運輸工具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淘汰更新老舊運輸工具。

  今年,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了《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對于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城市公交車電氣化替代、老舊機車淘汰更新、郵政快遞老舊設備替代作出部署,并提出要大力促進先進設備和北斗終端應用,促進交通能源動力系統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發展,有序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小鵬指出,新征程上,交通運輸行業要更好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輕量化交通裝備,讓祖國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記者 訾謙)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