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17-12-25 8:32
全球化智庫(CCG)于18日舉辦“從WTO部長級會議看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的未來”主題研討會。專家們認為,由于現在美國對多邊機制的態度不積極,各成員國的立場顯得很難協調,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領頭羊,WTO機制自然面臨挑戰。
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盧進勇表示,雙邊、區域協定不僅會沖擊多邊貿易體系,而且對被排除于這些協定之外的國家來說,不啻于另一種保護主義。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認為,WTO目前處于困難時期,議題很難集中,中國需要明確自己的立場和表態,在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中起到平衡作用。
CCG高級研究員、原駐美公使何寧認為,中國要練好自己的內功。中國若想要有更大的發言權,需要在開放市場方面做更多努力。他認為,通過進一步開放市場、擴大進口,使其他國家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好處,對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非常關鍵。
CCG高級研究員、商務部歐洲司原司長孫永福和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強調,中國應該敢于讓國內企業直面國際競爭。通過合理的開放與改革,使我國企業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這樣WTO的規則就可能得到切實落實。
CCG主任王輝耀認為,在WTO的談判議題方面,電子商務、物聯網乃至人工智能等,都可以作為新的突破口。中國可以在這方面積極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