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24-11-18 10:22
本報記者 賈 麗
華為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有了新動作。11月15日,在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成果發布會上,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布正式運營。華為在具身智能領域的藍圖也隨之浮出。
當日,華為還與樂聚機器人、大族機器人、拓斯達、中堅科技、中軟國際、禾川人形機器人、兆威機電等16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據了解,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由華為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等合作共創,并于今年9月份正式啟動,吸引了一批機器人及零部件企業進駐。華為后期將與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建設具身智能基礎實驗室,打造具身智能產品技術交易平臺,并在相關場景進行應用。
該中心首期方案計劃由具身智能基礎實驗室提供共性技術底座、大腦根技術研發及產品化,涉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算力,小腦關鍵技術研發,包括多機器人協同制造等。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研究員馬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為在大模型及具身智能方面已有前瞻性技術研發及大規模布局。此次建立生態聯盟,華為依托具身智能及專用大模型技術、昇騰計算等生態,可以在具身智能的細分領域占據先發優勢。同時,華為聯合產業鏈企業將實現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相互促進,進一步提升國內產業生態在人工智能前沿細分領域的技術先進性及自主可控。”
華為在機器人領域早有落子,并已初步建立生態。早在7年前,華為就圍繞AI+機器人展開研發,并在近年里陸續公布了多項機器人專利。
今年3月份,華為旗下華為云與樂聚(深圳)機器人達成合作,共同探索“華為盤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建設“人形機器人+”開放生態平臺。今年6月份,搭載盤古大模型的“夸父”人形機器人亮相華為開發者大會,而該款機器人也成為與鴻蒙生態設備互聯互通的首款鴻蒙人形機器人。
據華為相關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鴻蒙機器人已經在制造、家用等場景中展開了測試與驗證。華為還將AI大模型加入人形機器人中,給其裝入“思考的大腦”。而樂聚機器人方面表示,樂聚將依托夸父機器人本體、華為盤古大模型大腦、開源鴻蒙操作系統平臺等核心優勢互補,分階段將人形機器人進行商業化落地。
與此同時,華為還投資入股了多家機器人企業。根據天眼查APP,華為投資8.7億元成立東莞極目機器有限公司,研發AI技術應用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解決方案。
此外,華為還與中國移動等再度發布“智網慧城”計劃,聚焦5G-A、AI、人形機器人等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
“從華為一系列布局來看,其正在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進行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生態謀劃和藍圖構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從‘虛擬’突破‘現實’的重要發展方向,大模型的爆發性發展,推動具身智能終端快速發展,并可以實現連接萬物,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而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落地的最佳載體。華為結合在通信、終端制造、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聯合伙伴進行全產業鏈的構建,并持續實現突破,有望重塑全球具身智能產業格局和版圖。”菁銳智庫特聘專家袁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機器人與手機、汽車的智能互聯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馬超稱,華為正在通過技術、生態、應用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推進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為人形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及通用化、商業化奠定堅實基礎,并有望加速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