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發布時間:2024-9-23 9:42
日前,公安機關公布了打擊廣告推廣型網絡黑灰產犯罪的新進展,自4月以來,針對為網絡犯罪提供推廣引流的廣告推廣型網絡黑灰產犯罪高發多發態勢,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持續深入推進“凈網2024”專項行動,集中開展專項打擊工作,截至8月,共偵破相關案件17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60余名,打擊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的技術和應用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利用技術手段、大數據等方式,不斷催生出各種隱蔽性強、社會危害大的網絡黑灰產,給網絡治理帶來了新的難題。尤其是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流量造假、虛假引流現象不斷加劇,推廣型網絡黑灰產由于其變種多、隱蔽性強等特點,已成為需要互聯網全行業共同關注的問題。
為了應對黑灰產,目前多家主流互聯網平臺已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治理工作,例如,閑魚主動響應“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清朗·打擊違法信息外鏈”等專項行動,對非法引流等內容進行深入清理和打擊,僅8月份,共清理相關商品和信息1.4萬余條,封禁賬號近3000余個;小紅書平臺針對“品牌發布需求—黑灰產平臺對接—寫手或博主鋪量”的虛假營銷灰色產業鏈進行集中治理,對處在上游位置的下單品牌和提供撮合交易的第三方下單中介嚴厲打擊;抖音曾宣布嚴打黑灰產“養號”、AIGC 造假等六種新型違法違規行為,對違規賬號進行封禁、清退等處罰。
雖然各平臺在管控治理上紛紛采取強硬的手段,但隨著新技術、新手段的產生,這類網絡推廣型黑灰產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給平臺治理帶來了難度。目前,低俗引流內容是推廣型網絡黑灰產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一直都有變種多、識別難等特點。黑灰產團伙往往通過各種各樣的暗號、方言等形式在多個不同平臺引流,躲避平臺內容監管。
例如,此前二手閑置平臺閑魚就曾發現犯罪團伙可以造熱點、蹭熱點的形式進行非法引流。此前有媒體報道閑魚出現以二手空調為暗號進行色情服務。從平臺發布的公告來看,最初這一內容只是極個別用戶發布,被截圖在社群傳播后,由于低俗內容自帶八卦傳播的屬性,部分用戶出于玩梗或者“蹭熱點”目的跟風發布,放大了事態的影響,給一些真正的黑灰產團伙提供了契機。在平臺后續的公告中也有提及:“發現惡意團伙‘兼職賺零花錢’為噱頭,在外部其他社交平臺發布兼職廣告,誘導普通用戶在閑魚上發布內容雷同的‘二手空調’相關低俗引流商品進行詐騙引流。”
該平臺內部人士透露,經過他們追蹤排查,此類團伙一般是引流至私人社交賬號后,通過發布境外色情網站鏈接,誘導用戶進行網絡賭博或者實施詐騙,已經主動配合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進行線下打擊。黑灰產相關的違規內容不僅會損害平臺商譽,而且還會影響用戶體驗,不利于平臺長遠發展,因此,這也是平臺內部高度重視的風險。
此外,抖音也在巡查中發現有團伙以“陪睡”“助眠”旗號等,進行深夜擦邊直播導流。這些團伙或通過方言直播躲避平臺審核,或以“劇情助眠”等名義,誘導粉絲打賞。此外除了在直播間進行娛樂等行為外,部分主播還會以維護粉絲社群等名義,引流至QQ、微信等社交平臺,然后在社交平臺群內直接傳播違規外跳鏈接或者擦邊、色情暗示等內容,誘導用戶點擊違規外跳鏈接,進而提供色情服務或者進行網絡詐騙。
利用虛假廣告引流也是推廣型網絡黑灰產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因為與真實廣告內容難以區分,從平臺角度很難從內容上進行前置識別。
有媒體曾曝光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進行非法引流的手法,他們利用非法注冊的微信號加入各種社群,發布招聘、募捐、代購等引流文案,吸引其他用戶關注,再逐漸引其上鉤誘導詐騙。實際上,這類招聘、募捐信息均是偽造的,但是從平臺角度,這些招募信息與真實招募信息高度雷同,從內容上進行前置識別的難度很大。
作為流量的集中地,內容平臺也深受其害,此前就有用戶集中反饋詐騙分子通過小紅書虛假宣傳,謊稱需要出售或回收相機,并以各種理由聲稱無法依托第三方保障平臺交易,進而誘導群眾點擊虛假交易鏈接實施詐騙或者進行“洗錢”,造成財產損失,這些虛假宣傳的引流帖從內容上來看也同樣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據此前媒體報道,這類網絡黑灰產有引流與變現兩個分工明確的上下游產業:上游通過話術、廣告點擊或者流量劫持獲得“粉絲”并引流至下游,下游再通過推銷“黑五類”產品或詐騙進行變現。
因為推廣型黑灰產常常伴隨著“跨平臺引流”的特征,往往通過公域獲得流量后轉向私域,進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平臺治理難度,多個平臺也表達了治理上的困境。抖音安全中心相關人員曾表示:“鑒于最終的色情、招嫖交易完成于微信、QQ等社交平臺,抖音無法掌握相關數據資料,打擊范圍存在局限,跨平臺合作,形成立體的黑產打擊機制勢在必行。”小紅書平臺在相關報道中也透露,希望能與更多的互聯網平臺積極合作盡快實現違法信息互通,提高違法成本,提升打擊效率。
在上下游溝通和對接過程中,黑灰產團伙通過多個平臺進行非法導流,因此在治理黑灰產上,確實需要多平臺、多部門,多措并舉,全行業聯防聯動,實現犯罪打擊與行業治理雙重效果。
網絡平臺需要承擔好“發現者”的角色,更加快速識別及時清除違規信息,打通線索上報機制,同時利用技術手段提高打擊網絡黑灰產的效率,落實治理責任;在事后違法違規行為處理上,相關部門或許可以通過法規設計,提高黑灰產犯罪團伙的犯罪成本;此外,普通網民如何提高防范意識,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盲目跟風助長違法行為,也需要通過全社會的力量強化宣傳教育。
網絡生態治理是一個長效、長期的行動,只有開始、沒有結束。黑灰產之所以是“產業鏈”,就是因為其背后一環扣一環,網絡平臺上公開的部分信息是浮在水面上的一角,將整個產業鏈和犯罪團伙清除,仍需要各大平臺、監管部門、網民等社會各層面聯動,實現社會共治,才能有望實現更徹底的清除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