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2-6-9 9:33
近日,國外某公司一員工通過內部渠道獲得并泄露了近10萬名客戶的信息,對此,一位知名企業家在社交平臺表示:“人是數字安全最薄弱的環節,也是最容易忽視的環節!庇芯W友感言,“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
數字經濟發展至今,數據資源與大量線下場景實現深度融合,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梢哉f,數字安全與當前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息息相關。
為了更好保護數據資源,企業、機構等不斷強化安全防護能力,但多數都是緊盯著外部威脅而忽視了內部隱患,內部員工從公司盜用、倒賣客戶信息謀取私利的行為時有發生。數據顯示,從內部爆發的數據安全事件幾乎占三分之一。
數字安全破防傷害的不僅僅是用戶的隱私和利益,更有可能禍及數字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統籌發展與安全,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相繼發布,對企業、機構等收集、儲存、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但是,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除了政策制度保障,還需要相關的各類市場主體提高認識、主動作為,加快建設內外兼顧、有效運行的安全系統,從細從嚴從實保護數字安全。
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保護用戶信息及個人隱私上,企業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讓用戶有更多安全感。
做實做好數字安全保護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一方面,實行數據分類分級管理,科學梳理數據資產,準確識別重要數據、核心數據,并配套建立分類分級管理機制,實現數據保護的精準高效;另一方面,大力培養數字安全人才,打造一支技術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人才隊伍,并通過數字安全人才與高質量數字安全系統有機配合、相互補充,建設起一道固若金湯的“數字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