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1-3-29 15:22 編輯:方方
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改革辦法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這是第3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降成本”。
筑牢為企“降本”科技實力
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7方面23項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信心與決心。
與此同時,202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7%,物流業降成本的壓力仍然較大。從企業角度出發,降本減負有助于推動整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步伐,對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繳納社保、納稅、用電等成本的降低的確利于企業輕裝前行,這其中,不可忽視的還有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發展。內蒙古一家從事鋼鐵、煤炭生產與銷售、煤矸石洗選與銷售等業務的企業對此感受頗深。該企業負責人對筆者說,此前,由于車源不穩定,運價波動大,以及發貨量大、管理難、對賬難、票據難合規等諸多因素,每年的運費高達5億元。僅物流這一塊,企業就背上了很重的負擔。
關于企業物流成本難控的痛點,網絡貨運平臺給出解決方案。網絡貨運平臺作為互聯網+物流的成功探索產物,將傳統物流與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深度融合,讓整個物流運輸過程變得透明、高效,通過智能配對技術的運用實現更加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現代物流模式,有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2020年是網絡貨運平臺的元年,在這一年里,申報網絡貨運資質的企業超800家,但其中部分企業并不具備運營網絡貨運平臺的能力。新發展階段,網絡貨運應堅守為實體經濟降本增效的初心,做好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切實解決企業、司機面臨的緊迫問題才能實現長足發展。其中,首批獲得網絡貨運平臺資質的行業“排頭兵”中儲智運成績較為突出。
作為互聯網平臺經濟企業的典型代表,中儲智運通過區塊鏈、大數據、5G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將車輛信息與貨物運輸信息進行智能匹配,幫助司機更好地規劃運輸線路,提升運輸效能和返程效率的同時,也能為貨主企業降低整體物流運輸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數據顯示,目前,中儲智運平臺平均為司機節省時間69%,為貨主節省成本10%左右,平臺車輛空駛率降低了20%,有效解決傳統物流存在的“高成本”痛點。
此外,為了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中儲智運在“物流運力交易共享平臺”、“網絡貨運平臺”雙核心平臺運營的基礎上,搭建物流與供應鏈生態系統相結合的智能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引導傳統物流網絡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促進互聯互通。
據悉,該平臺的誕生已經不再局限于公路物流基礎設施,而是作為一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為上下游提供數字化融合解決方案,為包括物資交易、貨物交割、供應鏈融資、風險控制等核心領域在內的全行業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在物流數據源足夠龐大的時候,中儲智運將結合區塊鏈技術,對當前的供應鏈管理體系進行創新,進一步降低供應鏈企業經營成本。
推動物流業精準“降本”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增長6.5%,物流業總收入年均增長7.7%,成為服務業支柱產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時期物流效率也在進一步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明顯。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6%下降到2020年的14.7%。
對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下降1.3個百分點背后的經濟意義是,經過國家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減稅降費的政策,“十三五”期間整個物流的成本節約了大約1萬億元左右。
據了解,2020年多部門出臺政策措施助力企業紓困,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推動降低行政性物流成本。其實,自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三去一降一補”以來,“降成本”一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詞。可以說,下好“降成本”這盤大旗,才能促使中國經濟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脫穎而出。然而,走好物流降成增效這步“棋”,網絡貨運價值凸顯。
此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成就也重點提及網絡貨運為物流降本增效做出的突出貢獻。“十三五”時期,網絡貨運的確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截至2020年,網絡貨運新業態整合貨運車輛超過200萬輛,五年來累計降低物流成本超過4800億元。
雖然經過一系列的探索,我國物流降成本成績顯著,但以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14.7%的數據來看,對比發達國家比重仍然較高。
對于物流成本仍然較高的原因,中儲智運創始人李敬泉指出,中國公路貨運物流被認為是一個有望產生行業巨頭的潛力市場,但現實極度分散,絕大多數的貨車司機都是個體司機,車輛空駛率接近50%,直接導致物流成本過高。這其中,最不可忽視的是信息的不對稱、中間環節過多的問題。
針對上述痛點,李敬泉提出將運力議價機制引入網絡貨運平臺,用大數據解決運力資源整合問題,用議價解決運力成本問題。
筆者認為,中儲智運創新引入“運費議價功能”,一方面讓貨主企業能夠穩定獲得運價更合理的車源,從而降低運費成本。
目前,貨主企業在中儲智運僅用平均不到7秒的時間就能找到合適運力,完成一單交易,平均為貨主降低物流成本超10%;另一方面,運費議價有效保障司機權益,杜絕刻意壓低貨價的現象,提高司機收入和服務的積極性。
總體來看,技術賦能的網絡貨運平臺對物流業的降本增效起到關鍵作用。接下來,中儲智運將在“兩會”精神的指引下,深挖技術優勢,有效地通過網絡貨運平臺的新模式改善傳統物流環節中信息不透明導致的高成本、低效率痛點。同時,依托供應鏈優勢來優化物流業發展格局,全面助力我國現代流通體現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