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3-20 12:36 來源: 遼寧日報
航油價格的一路高起已經成為各大航空公司沉重的負擔,這似乎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航空公司在航油價格方面迎來了利好。
民航局此前發出新通知,國產航空煤油出廠價從4月份的8061元/噸下調至7932元/噸,相應的航油綜合采購成本也同步下調129元/噸。這是國內航油出廠價歷經前3個月連續漲價(累計上漲700元/噸)后的首次下調。
國內航油價格下調,也意味著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將有所減少。據報道,自2011年8月份起,航空煤油出廠價格逐步實行市場定價,每月調整一次。過渡期間航空煤油(標準品)出廠價格暫按照不超過新加坡市場進口到岸完稅價的原則,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初期,航空煤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暫由國家發改委公布。目前,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的航油成本都已超過總成本的40%。
其實,自從油價進入上漲通道,航空公司都在挖空心思精打細算。航空公司一方面在采用燃油效率更高的航空器,減少對燃油的消耗;另一方面在一些飛行技術上面,包括航路、飛行高度等,做相應的調整來減少航油的消耗。在這種情況下,此次航油價格下調,自然令人欣喜。但另一個疑問也隨之而來,為了覆蓋不斷上漲的航油帶來的成本壓力,各航空公司剛剛上調了旅客燃油附加費,這才幾天工夫,國產航空煤油出廠價居然下降了,但人們卻沒有聽到燃油附加費也跟隨下降的消息。
對此,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鄭興吾表示,“這次調價的幅度不是很大,一噸才100塊錢,那反映到燃油附加費上究竟怎樣就不好說了。這肯定是航空公司要根據成本的核算來決定。”
航油已成利潤“殺手”
雖然此次航油價格下降的消息是個利好,但因其降幅較小,航油的高額支出目前仍是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發展的絆腳石。而在剛剛公布的四大航企上市公司的2012年一季報中,航油成本的同比大幅上漲,就是航企主業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截至目前,中國四大航企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全部披露,盡管南航此前已在預報中給人們打了“預防針”,告知凈利將縮水一半以上,但一季度凈利縮水七成以上,依然令人感到震驚。
據披露,國航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85.7%至2.39億元。國航稱,這主要是受航油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匯兌收益和投資收益也較上年同期減少。南方航空方面,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3.19億元,同比下降74.19%。南航同樣表示,報告期內航油等成本上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帶來的凈匯兌收益減少,導致營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面對航油價格走高的趨勢,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和南航都壓力倍增。目前,其航油成本約占公司運營總成本的40%以上,不斷上漲的航油也成了其名副其實的利潤“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