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3-12-24 11:29 來源: 民航資源網
“十一五”時期,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簡稱“天津機場”)旅客吞吐量由2005年的219萬人次增長到2010年的727.7萬人次,年均增長27.1%,是全國平均增速的1.92倍;貨郵吞吐量由2005年8.02萬噸增長到2010年20.2萬噸,年均增長20.4%,是全國平均增速的1.58倍。
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國務院將天津定位為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區域經濟迅速崛起,天津航空市場厚積薄發,天津機場搭乘著“國家戰略”的快車,憑借著天然的區位優勢,有力的政策支持,全方位提升自身綜合服務保障能力,瞄準東北亞航空貨運樞紐的目標奮力出擊。
區域經濟發展造就巨大的市場空間
坐落在東部的濱海新區是我國北方唯一聚集了港口、機場、開發區、保稅區和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大型工業基地的地區,該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高達30%。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十四年名列全國第一,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天津地方經濟以濱海新區為龍頭,每年跨越一個千億臺階,經濟活力位列全國十強,國際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天津市國民生產總值增速達17.4%,外貿進出口總額達822.011億美元,同比增長28.8%,人均GDP10000美元。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天津機場發展航空貨運創造了充裕的貨源條件,為民航貨運生存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同時,顯著的區位優勢使天津機場具備極強的客貨集散和輻射能力,天津地處環渤海的地理中心,位于華北、東北和華東三大區域的接合部,是東北通往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是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的出海口。天津是面向東北亞的重要通道,向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部國際經濟合作橋頭堡,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具有比較強的對內吸引和向外輸出的雙重有利條件。 另外,天津擁有世界第五大深水大港,建立了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及鐵路運輸網,已具備極強的貨物集散能力,具備經濟高速發展及建立區域航空貨運中心所必需的良好綜合運輸條件。依靠這些優勢,天津不斷吸引國內外航空公司來津發展,充分調動航空公司在津擴大經營的積極性,鼓勵航空公司在津開辟新的定期航班和固定航班,進一步提升天津機場競爭力。在天津機場的不懈努力下,中貨航、大韓、韓亞、銀河、全日空、揚子江快運等航空公司先后在天津落戶。
近年來,天津機場不斷發展 “卡車航班”,構建由全貨機、客機腹艙和地面卡車有機結合的中樞輻射型航線網絡,實現空港與海港連通、空港與其他城市海關監管庫連通,增加和延伸機場的貨運輻射范圍,讓周邊沒有跨洋、跨洲貨運航班的城市的貨物到天津機場集散,以有效利用現有航空公司和航線資源,進而充分調動貨主和貨代企業的積極性,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在津運營,推動天津航空貨運市場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