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1-14 11:36 來源: 大公報
2008年11月19日,歐盟通過法案決定將國際航空業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實施。也就是說,從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歐盟境內飛行的航空公司其碳排放量都將受限,超出限定部分必須掏錢購買。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媒體部主任康希爾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歐盟的碳交易體系將扭曲國際航空業的競爭局面,歐盟堅持強征航空“碳稅”很可能會引發與一些國家的貿易戰。這是誰都不愿看到的局面,尤其是正面臨資金難題的航空業和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長泰勒在新加坡航展期間說,國際航空業2012年及今后的幾年內將面臨非常嚴峻的經營形勢,如果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洲的一些航空公司甚至有破產的可能。
據估算,全球航空業今年的利潤雖有望達到35億美元,但如果歐洲陷入經濟衰退,明年航空業就很可能會遭遇83億美元的虧損。
亞太航空公司協會總干事赫德曼也在新加坡航展上說,如果歐盟在航空碳稅的問題上不做出改變的話,將給旅客、整個航空業、以及國際貿易關系帶來深遠影響。他估計,歐盟征收航空碳稅可能會給亞洲的航空公司帶來每年兩億美元的損失,到2020年,這一損失會達到年均4億美元。
這些業內人士都呼吁歐盟通過國際多邊機制協商解決“碳稅”問題。歐洲航空公司協會媒體部主任穆爾斯說:“歐洲航空公司協會的成員認為,由國際民航組織引導制定全球統一解決方案是避免由歐盟航空碳排放法規引發貿易爭端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