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10-21 11:35 來源: 大眾日報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將確保發揮產業聚集效應,成為集聚區航運業的核心與孵化器,同時著力打造“中國航運產業發展聯盟”,強化產業鏈粘合度,實現大數據支撐、全產業延伸和泛航運輻射。
有業內權威專家分析認為,基于這樣的戰略構想和具體實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將成為獨具特色的縱向航運產業園區和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國際航運中心業態平臺。
青島西海岸新區具有輻射內陸,連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戰略區位優勢,以及科技人才、海洋資源、產業基礎、政策環境的綜合優勢。我省將青島西海岸作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一個合適“支點”。
今年6月,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將其開發的國際干散貨運力交易產品發布地點定在青島。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東生告訴記者,在海洋范疇的實體經濟中,青島具有明確的“港口”及腹地優勢。在干散貨和集裝箱運輸中,青島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
專家介紹,建立航運中心,首先是建立有形交易場所,搭建現代的航運服務體系。其次要健全國際公認的海事仲裁、法律、航運保險等金融服務,其中,航運金融要選擇有價值的產品形式。
運價指數產品就可以說是現代航運金融金字塔頂端的一類。
一步發展具有國際價值的航運中心,目前我省仍面臨一些挑戰。除了在省內港口發展暫未形成合力,局部競爭有可能造成內耗之外,環渤海區域港口密集,競爭突出是其外部原因,最根本的還是人的因素。
航運金融中心建設最終是人才戰略。我省與其他省份地區的最大差距也就在于此。國際化航運、金融、城市規劃等復合型人才必不可少。
建議在山東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過程中,采取人才‘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步進行的策略。多到上海等國內先進城市和海外發達城市觀摩學習航運中心建設相關知識。同時,也向各界引進相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