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3-7-20 12:47 來源: 東營物流網
物流產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東營市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現代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在這片年輕土地上興起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熱潮。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從事倉儲物流的企業600多家。預計全市現代物流業實現社會貨物物流總額6150億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12%;全市現代物流業完成增加值63.7億元,同比增加11%,為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交通基礎設施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又將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功能的發揮。多年來,按照把我市建設成為環渤海和黃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的目標,我市積極推進與港口、機場、高速公路等大通道相配套的客運站、物流園區、公交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鐵路、公路、航空、水路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快捷轉運。現已形成了以勝利黃河大橋、利津黃河大橋、東營黃河大橋為樞紐,以東青高速、東港高速、榮烏高速、河辛路、新海路、濰高路等“七縱七橫”14條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油田專用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東營機場自2001年11月首航成功后,陸續開通了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寧波等航線,填補了我市及整個魯北地區空中客運的空白,到2020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00噸、起降飛機11579架次的需求,初步構筑起了我市現代化立體交通格局,為加快推進黃藍經濟區建設、實現“兩個率先”目標提供了強力支撐。
為推動全市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快速健康發展,我市對在建的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實施按月調度制度,重點推進中海油物流園、萬通海欣保稅灌區、廣饒物流園、黃河三角洲國際物流港等一批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設,切實掌握各園區和中心的建設進度,物流園區的集聚效應逐步顯現。2012年,全市完成公路貨運量6888萬噸,同比增長3.91%;完成水路貨運量164萬噸,同比增長7.89%;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831萬噸,同比增長35.8%;東營機場保障航班2202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