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6-10 12:20 編輯:方方
在5月29-31日舉辦的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上,曠視以自動化的機器人集群“搬運大師”為代表,集中展示了搬運大師系列的S500、T800機器人,以生態連接協同智能為特征的機器人網絡操作系統--曠視河圖(HETU),這一系列面向供應鏈場景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受到了參展觀眾的廣泛關注。
如下S500機器人正在載具傳送。該機器人使用SLAM技術實現倉內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配合曠視河圖軟件平臺可應用于貨到人、智能搬運等場景,可實現快速柔性部署,解決倉儲、工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物料搬運問題,助力客戶實現降本增效。
S500正在載具傳送
相比S500,T800最大承載能力達到800kg,采用全新的PID、模糊控制、實時速度規劃等混合控制算法,實現機器人運動控制的魯棒性。基于曠視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學習、自適應人工智能算法,和曠視機器人第二代底盤技術,大大提升地面環境適應能力,降低工程部署難度,保證機器人運動過程中貨架和商品的安全。
T800現場運輸
軟硬一體助力智慧倉儲建設
在展會中,曠視機器人網絡協作系統河圖與機器人相結合,全面展示了設備接入和業務開放能力,以多設備交互作業還原了零售倉的搬運、拆零揀選業務場景,在整個作業過程中,曠視河圖與S500、T800、鯨倉科技的連接,體現了河圖對整個作業節奏的控制、連接運維等能力,實現人、設備、訂單、空間、貨的高效協同,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
曠視副總裁彭廣平在接受現場媒體采訪時表示,曠視構建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河圖,主要包含三個層次,最底下一層是連接控制層,在這層可完成傳感器、機器人、個人終端等智能和非智能設備的連接,打通信息流和數據流;再往上一層是數字化層,通過數字化能力把機器人、貨、場景進行數字化;只有人、物、場景都數字化后,通過算法層中的感知、控制、定位等不同算法能力進行優化。
在算法層,為了讓AIoT操作系統更好地適用于不同場景,曠視研究院還在高精度模型研發方面提出了DorefaNet、ShuffleNet系列模型,覆蓋輕量級低功耗設備和高性能、高任務難度的復雜模型設計。同時,曠視研究院正在推出的第三代 AutoML 系統在分類、檢測、分割等多個任務上均超過人類模型設計水平,成功落地于人臉識別、物體分割等實際業務。而曠視自研原創的人工智能框架Brain++則為其算法訓練、模型優化及部署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底層支持。
曠視副總裁彭廣平(右一)為嘉賓講解曠視河圖
彭廣平重點介紹了曠視在以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以及新零售為主的供應鏈大腦場景的探索。“對于物流、制造行業的企業來說,采用多品牌設備進行生產或運營是極其正常的,但這也意味著企業在對接不同的硬件設備時,需要承受無法避免的切換成本。在這方面,曠視河圖將是全開放式接入,比如與WMS、ERP等系統進行標準對接,因此企業使用河圖時不必再去擔心不同系統的對接方案和成本。”彭廣平進一步表示。
目前,河圖已連接曠視自主設計、生產的智能機器人以及與河圖系統對接的上游業務系統包括著名的 WMS 廠商唯智信息、巨沃科技、心怡科技、科捷科技和鯨倉科技的 WMS 系統。在下游的設備層接入上,曠視河圖目前已經接入三大類產品,即“腿”系列產品,“手”系列產品,“空間”系列產品。
不過,在彭廣平看來,要進一步發揮曠視河圖的賦能作用,還有賴于更大的生態力量。因此,他也再度強調曠視河圖作為開放平臺將持續歡迎合作伙伴的接入,“曠視將利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跟合作伙伴開放合作,并基于曠視的核心技術將曠視河圖做得更好、更強壯,在使用、運營以及方案設計、實施方面加快效率、降低成本,真正給客戶創造一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