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發布時間:2019-3-18 8:9
花垣縣,位于湘黔渝三省(市)接壤處的湖南西部邊陲,自古以來有西南門戶之稱。境內層巒疊翠,溪流縱橫,風光迷人。湘西五大古鎮之一的邊城茶洞,古樸清秀,因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而馳名中外;花垣“八景”文筆峰,直逼蒼穹,倒寫藍天一張紙;石欄桿,石林競秀,百態千姿;大小龍洞,絕壁掛瀑,飛珠噴玉;祝融洞、羋山洞,內藏錦繡,幽深神秘……大自然在這里營造了一處處美麗誘人的游覽佳境。
這里不僅擁有瑰麗的自然景觀,還擁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民風淳樸厚重。苗族民居飛樓吊腳別有情趣,民族文化厚實精深,造就了一個歌的海洋,一個舞蹈的王國。苗族的傳統節日“四月八”、“趕秋”、“櫻桃會”等濃縮了湘西苗族的風俗民情;猴兒鼓舞、接龍舞、盾牌舞、司刀綹巾舞、椎牛、儺戲、上刀山、下火海等苗族傳統文化活動與絕技藝術,向人們展示了苗家人多姿多彩的絢麗生活。
“精準扶貧”首倡地的誕生
你或許聽說過“十八洞”,但不知道“精準扶貧”戰略思想首倡地——十八洞村就在花垣縣。十八洞村屬純苗族聚集區,苗族風情濃郁,苗族原生態文化保存完好。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十八洞村作為花垣縣傳統村落,從此貼上了“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標簽,成為了全國扶貧工作的焦點。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花垣縣委、縣政府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建立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扶持龍頭企業,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十八洞雖好,但它是“湘西的十八洞”、“湖南的十八洞”、“中國的十八洞”,很少人會想到這是“花垣的十八洞”——花垣縣本身的知名度弱于“十八洞”。因此,花垣縣希望通過縣域公共品牌的設計,借助十八洞的影響力將花垣縣的知名度打響,同時帶動花垣區域經濟更好地發展。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因此,就花垣縣區域而言,以創新意識打造一個可以代表湖南農業的特色品牌,才能以一為多,最大化激發區域農業的潛力,落實習主席精準扶貧戰略,推進加快花垣縣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全方位推動花垣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縣域經濟的轉型。
“花垣十八洞”助推電商扶貧
在花垣縣和專業團隊共同努力下,“花垣十八洞”縣域公共品牌應運而生:以“山水苗鄉,生態純享”為發展理念,以“現代生態精品特色農業”和“湘西苗鄉的風情和誠意”為核心價值,注重產品的有機生態、地標特色、標準培育,并融合湘西獨特的自然地理風光與苗族風情,以區域公共品牌助推電商扶貧。
“花垣十八洞”縣域公共品牌的建立與發展,極大提升了自身產品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使扶貧縣域電商走上抱團式、集群式的發展,帶動了更多的貧困戶發家致富。此舉不僅與中央政策相合,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更能有效強化花垣縣市場競爭力,服務中國夢、農業夢,成就花垣夢,讓花垣區域的發展最終與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相聯系,也保證了品牌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