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商報 發布時間:2025-2-3 10:29
本報訊 “2024年,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電子商務領域落地見效。電子商務有效助力國內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全球化普惠共贏,數字商務三年行動計劃起步實施,商務各領域數字化水平穩步提高,為商務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1月24日,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對外介紹2024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該負責人詳細闡釋了2024年電子商務在四方面展現出的積極進展與成效:一是消費電商匯聚增長新動能。品牌化打造全國網上年貨節等“4+N”網絡消費矩陣,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持續擴大。數據顯示,全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2%,實物網零拉動社零增長1.7個百分點。以舊換新成效顯著,重點商品以舊換新拉動實物網零增長1.3個百分點。數字消費不斷壯大,智能家居系統增長22.9%。網絡服務消費快速增長,在線旅游增長48.6%,在線餐飲增長17.4%。新業態新熱點持續涌現,即時零售向萬物到家拓展,AI應用領域由提升消費體驗、供給側降本增效向檢測商品品質等深度延伸。消費電商擴容提質,為擴消費、惠民生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產業電商打造實數融合新渠道。出臺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政策,打造“電商+產業帶”,提升電商產供鏈韌性和協同效能。“數商興農”助力農產品上行,4場重點對接聚合農業需求和產能,推動農村和農產品網零分別增長6.4%和15.8%。“數商興產”提升產業鏈質效。“電商平臺+產業帶”打造2000多個產業品牌;“出海平臺+國內產業帶”帶動中國優勢產品出口;“生活服務類平臺+絲路產業帶”在19國建設65個種植基地,提升伙伴國數字化水平。電商快遞能效增強。平臺加強先進技術應用,深化信息共享,提高協同運行效率,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中國平均每秒產生5400多件快件。產業電商加快賦能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三是絲路電商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絲路電商”朋友圈壯大,伙伴國增至33個,政策交流、產業對接、地方合作、能力建設四方面合作成效顯著。先行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形成電子提單應用等10項制度創新成果,實現建成全國首個電子發票跨境互操作平臺等4個首創,為電商制度型開放提供成果支撐。產業對接助力共建全球電商大市場,協助泰國、冰島成功舉辦電商展會等活動,在意大利、泰國舉辦的平臺路演對接75家本地企業,達成近50項合作意向。地方合作帶動區域包容普惠發展,廣西面向東盟打造農特產品電商產供鏈,山東常態化開展上合云品電商促銷。能力建設縮小數字鴻溝,云上大講堂線下舉辦非洲、泰國專場,“絲路電商”合作研修中心培訓5000余外國學員。絲路電商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范本。
四是商務領域數字化取得新進展。推動數商強基、數商擴消、數商興貿、數商興產、數商開放5方面20項任務落地見效。數商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成立數字商務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出臺電子商務基地行業標準。舉辦5場惠民惠企培訓,提升電商從業人員技能。消費、貿易、投資領域數字化水平提升。實物網零對社零貢獻率48.4%,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平穩增長,數字領域對外投資合作亮點不斷涌現。跨境電商加速釋放外貿新動能。據海關總署初步統計,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占中國進出口比重提升至6%。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加大部門和地方數據共享力度,2024年推送商務領域政務數據超480萬條,制發電子證照108萬份,實現業務協同聯動、服務同質高效。數字商務已成為商務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劉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