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7-3-14 8:16
快遞行業被投資者看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電商的崛起為行業增長提供了核心動力。而且在微商、農村電商興起的背景下,快遞數量仍舊會保持40%左右的增速,盡管當下電商交易規模趨緩。而這一市場要如何開拓,現有的快遞行業四巨頭與眾多中小玩家如何進行市場份額的搶奪,昭示著快遞行業依舊硝煙彌漫。
而對于經營者來說,要從那些方面入手呢?
綜合來說,快遞企業如果能在降成本、增利潤方面有所突破。我們相信,秒殺同業競爭者不是幻想!
從運營模式上來看,快遞企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還是要靠加盟。而在快遞行業現有的管理模式下,如果要加強對加盟商的管理,無疑要耗費巨大的成本,而且“天高皇帝遠”,管理的效果也得不到保證。因此,企業步入放權給加盟商,而自己只需要搭建信息化架構,整合轉運樞紐等框架性的工作,也能保證企業不跑偏、不出現“快遞件積壓”這樣的意外情況。
而且,如此一來也能精簡企業的路由網絡,在降低成本方面效果顯著。而這一舉措最終反映到市場上,就是面單價格降低,從而換來更多的用戶。
其次,在當前快遞行業競爭者越來越強,企業如何對抗資本加持下的對手?只有加快轉型升級。在“互聯網+”的潮流下,眾多企業已經將信息化建設、運轉中心建設作為標配,后來者想要彎道超車,只有加快腳步。
另一方面,服務能力的提升,也是企業爭奪用戶的關鍵。對于企業來說,有了互聯網這個工具,大數據這個載體,完善“最后一公里”、開發多樣化的快遞產品不是奢望。而且以快遞業務為核心,更是能夠輻射出涵蓋云便利、倉配、智能快遞柜、跨境物流等多種商業模式。快遞企業還需要對市場進行深度挖掘。
總體來看,快遞行業的便利性、安全性、時效性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下越來越重要,下游用戶尤其是企業用戶對這一方面也極為看重。而且隨著醫藥、生鮮等品類納入快遞范疇,經營者還需要針對這些領域,對自身業務結構進行完善。
據《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當下我國快遞行業的業務規模已經將近3000億元。
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市場,雖然近年來行業業務規模增速有所降低,但這也只是階段性的。相信在業務范圍擴充、業務模式改變之后,行業仍舊會維持高速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