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發布時間:2024-9-30 9:47
國產游戲廠商發力探尋3A游戲“真經”
回歸產品本質,專注提升內容和玩法體驗,而非簡單追求短期收益
近日,一款備受矚目的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引發強烈關注。作為國內首個3A大作,這款游戲不管是在游戲圈內外,都成為現象級的存在,同時也在資本市場掀起巨浪,相關概念股連續漲停。截至發稿前,該款游戲總銷售額達到65億元,開發商“游戲科學”的估值已達18億美元。據悉,目前該款游戲實體版已基本售罄。
所謂3A游戲,一般是指花費大量資金、資源、時間開發出來的高質量頂級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火爆出圈讓廣大中國玩家驚喜,它火爆出圈的原因更值得中國游戲行業玩味、深思。
“國內游戲產業雖然經歷了很多波折,但已經算得上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了。”網易文創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負責人鞠小東說,一部現象級游戲作品的問世,可能改變一個區域游戲產業格局。
據游戲科學CEO馮驥此前透露,《黑神話:悟空》每小時游戲時長開發成本超過2000萬元。團隊預估整體游戲時長20個小時以上,開發成本至少需要3~4億元。
“這部作品意味著國內的人才、制作經驗、研發水平完全有能力做出不遜色于海外大作的作品,我們已經觸摸到了3A游戲的門檻,未來假以時日,國內游戲團隊能夠產出更多更優秀的產品。”中國傳媒大學5G智能媒體傳播與產業研究院院長王筱卉說,《黑神話:悟空》的爆火,似攪動市場的“鯰魚”,鼓勵了更多游戲開發商回歸游戲本質,專注于提升游戲內容和玩法體驗,而非僅僅追求短期收益。
長達6年的研發周期,數億元的研發投入,1:1還原的名勝古跡……這在已經逐漸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中國游戲廠商并不多見。這背后其實反映的是,游戲研發制作者對玩家和市場的尊重,以及打磨游戲精品內在邏輯的呈現。
“真正用心投入的作品,游戲的品質會說話。有趣的是,不少出于理性消費觀念,已經好幾年沒有換手機的玩家,卻為了這款游戲,毫不猶豫地從口袋里掏出三五千元更換一張新顯卡。”馮冀說。
國內游戲產業起步較晚,雖然誕生過《大圣歸來》《軒轅劍》等優秀作品,卻一直沒有3A游戲,這也成為眾多國內玩家心中的“痛”。“之前我國游戲發展的重點,都是在網游、手游等領域。”重慶帕斯亞科技副總裁鄧永進說,這些游戲產品研發綜合成本低、吸金速度快。
事實上,電子游戲在國內的社會評價較低。“游戲行業不純粹是娛樂行業,也是高科技行業,加上中國消費者對交互式的文化產品需求不斷提升,監管對游戲行業整體的發展也要有更開放、更包容性的態度。“業內專家如是說。
重慶游戲玩家劉柳告訴記者,他之前并沒有怎么接觸過需要高頻對戰高難度Boss的游戲,但《黑神話:悟空》讓他產生了“想要試試”的沖動。“一方面是游戲實在太火了,讓人很好奇游戲究竟做得怎么樣;另一方面也是被游戲發售前的宣傳吸引,想切身體會一下扮演悟空,降妖除魔的感覺。”劉柳說。
游戲產業作為我國數字文創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產業生機涌動,市場營收穩步增長。
最新發布的《2024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已達到1472.67億元,同比增長2.08%。市場增長趨勢較為平穩。游戲用戶規模6.74億人,同比增長0.88%,再創新高。來自天眼查專業版的數據也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與電競相關企業9.8萬家,其中,62%的企業成立時間在1~5年以內,成立于一年以內的企業占比27%。
“3A游戲制作一直被國外壟斷,其投資開發成本動輒上億美元,因此國內的投資人認為其商業價值也有限,使得游戲從業者更多的是開發網游、手游。”在游戲行業深耕10余年的游戲茶館創始人王佳倫說,《黑神話:悟空》作為典型的買斷制游戲,希望它能帶動這個市場發展,讓游戲成為文娛消費產品之一,也讓國內投資機構和社會層面看到,這樣的游戲商業價值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