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4-9-5 9:34
今年7月1日,位于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的京平綜合物流樞紐,中歐班列(北京—莫斯科)從馬坊站緩緩出發,標志著北京直達俄羅斯中歐班列駛入常態化開行新階段,為京津冀地區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搭建“快速直通車”。
地處京津冀三省市交會處的平谷區馬坊鎮,距離北京中心城區不到70公里,擁有北京市唯一的地方鐵路,具有“外聯內通”“近城而不進城”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早在2005年,物流基地便在馬坊開建,承擔起為首都保供的使命。針對規模不足及物流發展遇到的瓶頸,近年來,北京市平谷區提出“高大尚”的發展路徑,其中“大”指的就是物流大流量。
“平谷區緊抓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契機,以打造首都物流高地為目標,在目標設定、地塊調整、設施完善等方面創新布局,規劃到2035年實現4000萬噸的貨運量運力標準。”北京市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說,這個數字是現有運力的20倍。
聚焦推進物流高地建設,平谷區尊重市場規律,注重改革創新,探索規劃創新、用地期限創新、土地集約節約使用創新、大地塊創新、人防工程創新等措施,取得顯著成效。比如,在規劃方面,物流基地從原本馬坊一個鎮擴展到周邊四鎮組團發展,分散了供應鏈風險。在審批方面,平谷區開創“摘牌即發證”“拿地即開工”新模式。在土地利用創新方面,探索計容標準和大地塊創新。目前,馬坊物流基地的在建高標庫突破280萬平方米。
在馬坊物流基地7號地,正在建設的東久新宜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是全球最大的單體物流項目。“在大地塊創新方面,東久新宜物流谷項目原規劃土地出讓率61.29%,經大地塊整合后達74.88%,可出讓物流用地增加101.84畝,土地收益增加約3.36億元,市政道路規劃為內部路由企業自主建設后,減少了政府投資預算7415萬元,‘一增一減’實現總體增收約4.1億元。”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黨委書記秦海濱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我們引進普洛斯、京東集團等世界級物流頭部企業落地投資,菜鳥、正創等標桿項目已竣工驗收。”北京市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狄濤說。
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讓平谷更好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2023年3月16日,北京首趟中歐班列從馬坊站發出。今年7月起,中歐班列實現每月4列常態化運行,北京市外貿運輸從此多了一條橫貫亞歐大陸的國際快速貨運大通道。此外,在城市班列方面,平谷區正在探索開行山東青島港、浙江寧波港、福州馬尾港、重慶沙坪壩無水港等全國各大農副產品主要貨源地到平谷的列車。市內班列將暢通首都流通體系微循環,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眼下,物流基地正從建設轉向運營。如何服務企業降本增效,是我們下一步改革創新的重點。”北京市平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唐朝輝表示,物流基地將致力于場站建設無人化、物流園區庫區無人化,通過引入自動機器人、無人機等先進設備及云計算、AI等前沿技術,加快數字供應鏈轉型,提升物流效率與智能化水平。
狄濤表示,平谷區將致力于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通過加快實施“H”形鐵路“提標、擴能、北延”工程,將鐵路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新動能,營造首都一流的物流生態。(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