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4-6-17 10:7
在“雙碳”目標推動下,國內企業的減碳需求日益增長,而碳數據的精準量化是企業推進綠色轉型的基礎。
不過,算好碳排放這本賬,卻并不簡單。
上海易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研發出一款名為“積木LCA云”的國產工業軟件,助力企業算好碳足跡。依托該軟件,企業可自主增減工藝模塊,一鍵生成碳足跡報告,全流程清晰透明、可追溯。用易碳數科董事長周晶的話來說,“這個軟件正是瞄準了企業算碳的痛點,能讓碳計算像‘搭積木’一樣簡單。”
“創始團隊成員都來自產業一線,知道對一家制造業企業來說,開展碳計算的痛點是工具和人才。”周晶說。
因為缺乏碳計算的工具,國內企業只能使用國外的幾個工業軟件來算碳,但其操作難度很高,而且難以與中國的制造業需求精準匹配。
“‘積木LCA云’就像是把原木測量、切割、打磨成一塊一塊的積木元件,企業只要根據自己的工藝情況和計算需求,把對應的積木拼裝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模型。”周晶解釋道。
記者在一位工作人員的操作演示下,登錄“積木LCA云”后看到,基于工業企業復雜的制造工藝流程,該軟件將每一個環節的生產工藝都進行了獨立碳排放分析與量化,一個工藝成為一個碳計算的基礎單元。企業員工只需根據實際工藝路線,將相應的碳計算基礎單元像“搭積木”一樣組裝起來即可,極大地提高了碳計算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當前,這款軟件已經在制造業一線得到應用。
在上海寶鋼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沖杯、拉伸與修邊、底印涂層、縮頸翻邊、堆垛包裝……一條生產易拉罐的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轉。15公里外的辦公大樓里,“積木LCA云”在企業工程師的電腦里顯示出每一道生產工序實時產生的碳排放量,系統還能一鍵生成該產品的碳足跡報告。
一款國產且好用的碳計算軟件,對國內產業轉型、國際綠色貿易都會產生積極作用。
——產生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易碳科技曾有一個制造業客戶,其生產設備使用多年、能耗頗高,但設備升級投資巨大,企業拿不定主意。引入碳計算軟件后,企業發現,如果更換設備,一年半省下來的電費相當于購買新設備的費用,于是果斷決定升級設備。以此為契機,還籌劃起企業整體綠色低碳轉型的路線圖。
——疏通國際貿易的關節點。“我們這款軟件經專家評委審定后,成為被歐盟環境影響評價互認平臺認可納入的中國軟件工具。”周晶說,這意味著當企業出口歐盟市場時,該軟件可以在碳計算和認證階段幫助企業大幅縮短時間周期、節省成本,使得出口產品更具有競爭力,特別是在面對國際貿易的“碳壁壘”時也有了應對的底氣。
“中國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以及龐大的全球貿易供應鏈體系,碳計算軟件的應用場景十分廣闊,這是我們的優勢。”周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