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4-6-6 9:31
科技科創教育一直是全社會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數字化浪潮和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城鄉孩子科學信息素養普及工作,是一個重要課題。
今年六一,《元夢之星》、騰訊成長守護攜手新河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發起“星愿起跑線”活動,聯動線上用戶,化身“童心守護者”,一同為河北省新河縣的青少年們帶去了一份特別的兒童節禮物——科創學習套裝“未來科技盒”。該套裝是以拼裝和驅動小車機器人為基礎玩法、“游戲化學習”為教學理念的科技教育硬件及課程,希望能幫助當地12所鄉村學校師生開啟科創教育啟蒙。
本次“星愿起跑線”活動旨在幫助城鄉在校師生都能拓寬科技視野、培養科技創意、提升動手能力,助力城鄉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
線上用戶化身“童心守護者”,助力公益活動落地
新河縣堂陽中學是一所擁有現代化辦學設施的農村初級中學,26個教學班,在校生1400余人,教職工81人。堂陽中學校長張云霄提到,由于絕大部分生源來源于農村,學生對現代化科技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學校對于開發學生興趣和特長的培養也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科創教育的授課門檻高,堂陽中學師資較為匱乏,學校在開展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了一定阻力。
河北新河縣堂陽中學
2023年12月,《元夢之星》攜手騰訊成長守護在堂陽中學捐建了一個用于科技學習的“未來教室”,不僅配備了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等高科技硬件設備,還同步配備課程、師資培訓、賽事活動等系列軟件服務。
在未來教室落地不到半年內,他們再次發起 “星愿起跑線”活動,擴大科創教育幫助的范圍,為包含堂陽中學在內的新河縣12所學校,帶來了可以幫助0基礎學生入門科技學習的“未來科技盒”。
據了解,本次“星愿起跑線”活動共分為線上、線下兩大部分。
活動期間,用戶們可參與UGC創作者“碎碎小宇”制作的“小時候的第一輛車”公益地圖,化身“童心守護者”,助力孩子們在線下擁有屬于自己的第一臺“科技小車”。隨著活動公益價值與意義的傳播,大量《元夢之星》用戶踴躍參與其中,一起助力城鄉孩子的科技教育的發展。
星愿起跑線活動宣傳圖
愛心捐贈,“未來科技盒”點亮城鄉孩子科創起點
同時,在線下,騰訊成長守護和《元夢之星》從深圳出發,在新河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的幫助支持下,跨越千里來到河北省新河縣12所鄉村學校,帶來了110套“未來科技盒”,這一份特別的六一兒童節禮物,為孩子們送去愛與夢想。
遠在新河縣的孩子們,并不知道這份驚喜在靠近他們。在堂陽中學的未來教室里,孩子們剛剛考完試,像往常一樣安靜地坐在未來教室里,期盼著好玩的科技課,校長張云霄、副校長張國志突然出現在未來教室門口,給孩子們送上了“未來科技盒”,收獲了孩子們的熱烈掌聲。
同學們在拿到科技盒后一個個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開始分工協作,安裝科技小車。未來教室的技術老師林老師也加入進來,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同學們組裝完成后,由未來教室的技術老師,為同學們補充分享了麥克納姆輪的運動原理,以及物聯網的相關知識等。
課程內容學習完畢后,同學們也上手體驗了科技小車的多種玩法,探索更多可能。
課后,老師向同學們提問了課堂感受,一位同學回答說:“從沒想過能在一輛小車上應用這么多科學原理,感覺平時看不懂的知識立馬就生動了起來。” 在其他同學的掌聲中,第一節科創課程到此結束。
據了解, “未來科技盒”以拼裝和驅動小車機器人為基礎玩法,采用“游戲化學習”的教學理念,結合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們在了解電機、傳感器、開發板等開源硬件的同時,通過DIY組裝有創意的小車,學習配套的圖形化編程課程,完成小車機器人的驅動,提升創意實踐能力、基礎編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另外,未來科技盒還可幫助孩子們學習制作溫度濕度報警器、自動感應燈等科創作品,鼓勵孩子們發揮科技創意,解決生活問題。
通過游戲化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玩耍中體驗科技快樂的同時,培養了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為創新能力培養和未來挑戰的應對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科創學習套裝“未來科技盒”
無論是孩子們拼裝小車時的認真與雀躍,還是接受課程培訓時眼神中對科學的渴望與興奮,甚至是憑借自己能力讓小車成功啟動時的滿滿成就感,都是《元夢之星》和騰訊成長守護公益聯動的最終目標。從廣東省到河北省的千里派送,《元夢之星》和騰訊成長守護都衷心希望能通過“未來科技盒”為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開啟一場科技啟蒙教育,讓希望的種子能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騰訊成長守護還介紹,下一步將與新河縣堂陽中學一同逐步將科技社團師資、經費保障和學生團隊等資源整合到“未來教室”項目中,建立該課程的師資培養計劃,使該科技課程覆蓋所有七年級400多名學生及八、九年級部分學生,鼓勵其參與國家級、省級、市縣等各項科技賽事,追尋屬于自己的“科創未來”。
守護青少年科技和運動發展
回顧此次活動,騰訊成長守護為保障捐贈后的落地效率與孩子們的培訓效果,花費了不少心思。
例如學校需要讓教師們進行身份認證,并承諾一學年至少開展20節科技課、至少舉辦1次校內科技活動等,方可獲得捐贈。線下四大捐贈階段的劃分,也證明了該活動有著科學的長線規劃和完整的培養鏈路,絕不是“一錘子公益”。
當然,想要做到如此效果,長期實踐積累下的經驗支撐必不可少。
早在2021年9月,騰訊成長守護便聯合騰訊游戲、騰訊SSV、騰訊基金會推出“智體雙百”計劃。截至2024年4月,“智體雙百”計劃已累計落地共95個未來教室和未來運動場,覆蓋全國22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累積開課超11萬節,超476萬人次師生參與。同時,未來運動場和未來教室在全國各地舉辦區域性賽事活動,累計69.2萬人次參與。
《元夢之星》同樣也是該項目的重要參與者與踐行者。2023年,《元夢之星》加入“智體雙百”計劃,攜手騰訊成長守護,共同助力城鄉孩子科技和運動成長,為河北省新河縣堂陽中學和甘肅省文縣城關中學,捐建了“未來教室”;為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東張未小學和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謝集鎮中心小學,捐建了“未來運動場”。同時,也配套捐贈了運動器材包,含籃球、足球、排球等13種運動器材,兩個學校共876件,可支持全校師生使用。
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東張未小學 在全新的球場上舉辦籃球賽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謝集鎮中心小學 收到的部分運動物資
一次次活動中,騰訊成長守護與《元夢之星》都沒有局限于簡單的物質捐贈,而是為孩子們搭建起了長線的、有效的青少年科創、運動能力培養鏈路,點亮孩子們的科技和運動夢想,幫助他們發現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隨著在全國更多地區,尤其是鄉村地區中落地實施,“智體雙百”將有效提升當地青少年的科技、運動能力,為我國的鄉村振興事業培養更多有知識、有創意、有能力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