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網 發布時間:2024-5-30 9:47
5月24日至25日,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福建省福州市舉辦。
保險行業作為金融數字化的新賽道,其數據要素應用具有獨特性。同時,保險行業面臨著數據安全、融合、應用的挑戰。基于此,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導下,由三十余家保險公司聯合成立的保險數智科技綜合服務平臺——中保車服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動中國電子數據產業集團、深圳市福田區政府,踐行“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共同建設全國首個保險行業數據空間。
該數據空間通過數據元件和數據金庫,實現保險行業內部數據與外部公共數據和高價值社會數據的融合流通,釋放數據要素×保險的倍增效益的同時,為保險業的數智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企業加“數”發展。
開辟數據安全流通新路徑
釋放“數據要素×”倍增效應
保險行業作為風險管理的特殊職能行業,在風險減量服務等方面的數據需求大。但數據體量差異、高價值數據資源獲取不足、數據流動不暢、成熟適用的數據產品匱乏等現實問題阻礙了保險公司數字化轉型發展。
2015年6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國內中小財產保險公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保險公司數據信息能力建設主要面臨數據來源、處理應用和合規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不足。
當前,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時代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中國電子迎難而上,堅持在數據治理理論、制度、市場和技術等多領域創新突破,率先提出數據安全流通的新路徑——安全可信數據空間,促進多主體間的數據安全合規共享流通,實現“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
該數據空間采用“政府+行業+企業”的協同建設理念,具有政府監管參與、政策支撐、行業組織推動統一標準、自主可控技術支持以及核心產業機構和生態伙伴共建等突出優勢,推動了保險行業數據與政府公共數據及行業部委數據的整合開發利用,實現了為保險行業提供關鍵核心數據、暢通數據流動、促進多主體數據安全融合等功能。
保險行業數據空間的建設,不僅將成為數據要素在保險行業中的標桿應用場景,更是安全、可信、流通的數據元件產品的孵化器。
目前,數據空間作為中保車服“保數通”數智科技綜合服務平臺,已向數十家保險公司和相關企業提供車險數據服務、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險服務等,投產車輛類數據元件基礎產品超50項,推動了網絡與數據安全服務端和保險產業端的融合共生。
開創“三聚”模式
破解保險數據融合應用難題
數據要素的價值實現依賴于創新應用。保險行業數據空間作為保險數智化新型基礎設施,以聚數、聚產、聚收的“三聚”模式,破解保險數據融合應用難題,實現數據整合、開發、流通、交易的全鏈建設,助力車險、人身險、產險、農險等多個領域。
在“聚數”環節,遵循國家數據法規條例和保險行業監管和協會指導,結合深圳市福田區政府規劃,建設安全可信的基礎設施,通過匯聚、存儲數據資源和數據元件,為數據空間運營及數據要素產業園發展提供基礎資源。
在“聚產”環節,由福田區、中國電子、中保車服共同打造全國金融行業數據要素產業集聚高地,建設集“新型數據基礎設施、數據產業生態聚集、數據產品創新融合、數據創新成果宣傳”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數據創新中心,實現“以數聚產、以數育產”。
在“聚收”環節,中保車服主導建設運營保險行業數據空間,基于數據金庫、數據元件和應用場景開發,實現多主體供需對接、多對多的數據安全融合共享,打造高頻高價值的數據產品并上架數交所,實現數據價值變現,貢獻金融行業數據要素融合示范樣本與經驗。
聚力保險風險減量服務
增強新質生產力企業“底氣”
在新能源車企高速發展的當下,保險行業新能源車風險識別和精算定價能力低、部分新能源車輛投保難等困境亟須關注。今年1月12日,中保車服組織召開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檢測服務項目啟動會議上,提出了保險行業數據空間在保險行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檢測和數據服務平臺建設中的重要任務——數據聚合和數據元件產品研發。
具體而言,即通過與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數據共享、標準共建等,建立協同機制,實現新能源汽車數據與保險行業的互通。同時,在日常充電檢測、事故檢測等不同場景下,對新能源汽車電池數據進行風險評估,輸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健康評估報告、新能源汽車保險運營風險指數等產品。
保險行業數據空間以風險減量管理為切入點,在電池檢測、充電樁服務、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設備安裝、車隊托管和安全駕駛服務等方面提升服務能力,并聯合車企、充電運營服務商、新能源電池技術商,打造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數智化管理服務平臺,提供動力電池查勘檢測、風險減量、數據共享、殘值回收等服務。據悉,上述服務已應用于大地財險、陽光財險、太平財險等多家保險公司。
此外,保險行業數據空間在重型貨車風險減量領域的創新應用,也成為其引領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縮影。數據空間通過與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以及運輸運營相關企業建立數據互通,針對高風險營運車輛,提供差異化的承保和服務方案,解決重型貨車投保難問題;對高風險的駕駛行為習慣進行預警提醒及數智護航,降低事故風險發生;通過交通運輸行業和保險行業的聯動,促進重型貨車運營企業規范管理。
未來,中國電子將持續以行業數據空間為核心,聯合中保車服等行業平臺和企業,為保險等企業用戶提供大模型訓練、AI研發等算力保障,輸出高性能智算集群設計規劃等配套保障,成為保險高性能算力和大模型應用的數據基座,并形成與科技、金融等行業的跨界數據要素應用新生態,“乘”出發展新賽道,為保險行業帶來倍增效益。(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