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2024-5-13 9:46
近期舉行的北京車展吸引了眾多車迷目光。密集的新車發布、前沿的創新成果、“拼命”的車企老板……熱鬧場景顯示出中國汽車產業的活力。
車展出圈,除了因為汽車品牌自帶流量,一大批汽車自媒體和車評人的參與也助力不少。在一些熱門汽車品牌展區,做直播、拍視頻的自媒體人和車評人絡繹不絕。車展期間,打開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各類探館、解說內容琳瑯滿目。有網友感慨,足不出戶就能把車展逛個遍。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創新,串聯起互聯網、新材料、人工智能等諸多前沿領域,也讓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變為承載休閑娛樂等功能的“第三空間”。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09萬輛,同比增長31.8%。
隨著消費和購買意愿的提升,人們對于汽車類優質內容的需求在增長。與此同時,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社交平臺,為汽車內容的創作和傳播提供了機遇。
有研究顯示,隨著短視頻等互聯網平臺的發展,約1/3的消費者在購車前會通過自媒體博主、短視頻平臺等獲取信息,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尤為青睞自媒體上的汽車信息。對消費者而言,汽車自媒體的評測與分析,是了解品牌、作出消費選擇的重要參考;對汽車愛好者來說,豐富的專業內容能夠開拓視野、獲取最新動態信息。
汽車產業持續火爆,讓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涌入這一賽道。近年來,汽車內容創作者的規模和商務收益均有大幅度提升。抖音202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旗下各平臺汽車創作者超過634萬,每天生產257萬篇汽車內容,專業創作者超過40%。微博的最新數據透露,2023年微博平臺汽車領域的金橙V博主收入上漲92%,是漲幅最高的領域之一,收入也名列前茅。
汽車自媒體方興未艾,但也存在一些亂象。一些車評人為吸引眼球,發布不實信息。去年底,國家網信辦查處了一批侵犯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有賬號對某汽車企業的產品質量、名譽等進行惡意詆毀,并持續蓄意炒作;也有賬號通過發布某汽車企業負面信息并向該企業施壓以謀求開展商業合作。這些違法違規主體所涉及的賬號均被依法關閉。
汽車自媒體承擔著傳播行業信息、提供消費參考等重要功能,應遵循準確、客觀的原則,為消費者和受眾提供專業內容。
越來越多的車企有意愿、有能力投入資源,在互聯網平臺上加強營銷。今年的北京車展上,不少車企老板親自上陣,使出渾身解數“求關注”。
對汽車類自媒體來說,內容才是硬實力。創造更多專業和有用的內容,讓用戶有所收獲、“心水”“種草”,創作者才能在“汽車賽道”上行穩致遠。講好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故事,自媒體從業者應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