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24-4-22 10:4
本報記者 吳文婧
4月18日,東晶電子發布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73億元,同比下降4.19%;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659.56萬元。相比之下,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1.81億元,虧損6910.84萬元。
對于業績下滑、持續虧損,東晶電子稱,主要原因是下游終端需求不足、產業鏈持續去庫存及行業供需變化等因素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公司主要產品2023年的銷售單價較2022年下降。同時,2023年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133.45萬元。
單一產品結構暴露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東晶電子是石英晶體元器件制造商,產品為石英晶體諧振器、振蕩器等。石英晶體元器件廣泛應用于通訊、資訊、汽車電子、移動互聯網、工業控制、家用電器、智能安防和航天軍工等眾多領域。
東晶電子表示,2023年,國內外電子市場整體需求持續放緩,受終端需求不足、產業鏈持續去庫存以及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影響,公司所處電子元器件行業市場競爭激烈。
除了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看懂經濟平臺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東晶電子持續虧損還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依賴諧振器為主的石英晶體元器件的業務收入,而該業務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單價下降,導致公司收入減少;二是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下游市場需求,導致公司市場份額下降。
數據顯示,東晶電子2023年諧振器實現營收1.70億元,占營收比重高達97.98%,振蕩器營收占比為1.66%。在全年營收下滑的背景下,東晶電子銷售費用同比大幅增長38.33%,公司稱,主要是辦公差旅費和業務招待費增長,另外,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9.32%,費用管控能力有待加強。此外,從銷售模式來看,2023年,東晶電子通過中間商銷售實現營收1.31億元,占比75.46%,直銷收入占比僅兩成多。
將采取措施改善經營
近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滬深交易所修訂完善相關退市規則,并公開征求意見。財務類退市方面,滬深主板公司財務類退市指標從“利潤總額、凈利潤或扣非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改為“利潤總額、凈利潤或扣非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修訂的財務類退市指標將以2024年度作為首個起算年度。
東晶電子2022年、2023年連續虧損,營業收入分別為1.81億元、1.73億元,這意味著在新的退市制度下,東晶電子已經亮起“財務退預警黃燈”,提升業績迫在眉睫。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東晶電子,公司人士回應稱:“退市新規出臺后,公司管理層就在研究應對辦法,后續我們會有措施來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爭取在2024年、2025年做出一些改善。”
東晶電子在年報中對石英晶體元器件行業的未來發展表示樂觀。公司稱,隨著5G網絡、物聯網的逐漸普及,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人工智能浪潮的興起,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眾多元器件下游應用場景;同時伴隨各類電子終端逐漸向智能化、網聯化、多功能化轉變,單個終端所需應用的電子元器件數量相應增加,也給石英晶體元器件行業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洪仕斌表示,建議東晶電子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綜合競爭力;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尋找新的增長點,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強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提高公司運營效率和市場風險控制能力。此外,公司可以加強與下游企業的合作,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