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4-4-22 10:4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8日訊(記者 李方) 2024IT市場年會17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的深度推進,將為我國產業轉型帶來歷史性機遇,有望打造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這個新提法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實融合指明了新路徑!叭斯ぶ悄+”行動的目標就是要積極應用人工智能為實體經濟賦能,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帶來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速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睆埩⒄J為,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其核心特征與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積極應用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各行各業在數字時代搶占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乘數價值日益凸顯。2023年12月,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聚焦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文化旅游、醫療健康、應急管理、氣象服務、城市治理、綠色低碳等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蘇波表示,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的數字經濟全面快速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創新已經成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支撐。未來,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將成為數字技術發展的主旋律,預計圍繞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的應用場景將持續釋放,推動IT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壯大與發展,并將為各行各業帶來發展新動能。同時,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的深度結合,將在產業、經濟、社會領域碰撞出新的火花。
蘇波指出,我國智能制造已經進入重點行業骨干企業普及發展的新階段,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超過了6000家,智能裝備產業規模突破了3萬億元,有影響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340家,連接設備近9600萬臺,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的規模達到了1.35萬億元。
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人工智能專委會副秘書長王沛霖表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壯大,離不開‘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的深度融合與高效運作。這兩項行動的深度推進,將為我國帶來產業轉型的歷史性機遇,有望打造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質的躍升,助力我國經濟社會全面邁入智能化、數字化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