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4-4-11 9:55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模型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已經在語言理解、生成和推理等方面展現出了強大能力。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者大會上傳出消息,從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集到金融大模型檢索問答一體機,再到不斷開源發布的新模型,大模型成果持續涌現。然而,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為大模型提供更多的“用武之地”,搶抓大模型產業化機遇期,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大模型的應用不能僅停留在實驗室或理論層面,還需要深入各行各業,解決實際問題。在這方面,上海已經開始逐步探索,比如通過打造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不僅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更為這些企業提供了算力調度、開放數據等全方位的支持,這無疑為大模型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讓大模型有更多“用武之地”,首先要拓寬其應用場景。目前,大模型在金融、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需要注意的是,大模型的應用往往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術,需要各領域的專家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還要注重實際應用效果,不斷優化模型算法,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效率,確保大模型在實際應用中能夠發揮實效,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要關注用戶需求,深入了解用戶痛點,確保應用能夠滿足用戶的實際問題,提升用戶體驗。
其次要加強大模型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了智算中心的建設目標,這為大模型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持。同時,上海通過打造“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正在進一步促進大模型技術與實際產業相結合,推動技術的商業化和產業化。
產學研合作是推動大模型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推動大模型產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應該加強合作,提高產品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共同研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模型產品,加快技術成果的轉化速度;還應該強化與國際先進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提高我國大模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此外,需及時出臺針對大模型產業化的相關扶持政策,包括稅收優惠、資金補貼、項目支持等,以鼓勵更多企業和研究機構投入到大模型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中來;還應關注大模型技術的標準化和知識產權保護,為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在推動大模型走向產業化之際,還要重視大模型技術的合規性和安全性。隨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上海在這方面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如成立大模型合規指導服務中心,幫助企業打通市場化進程中的合規認證環節。這不僅有助于保障技術的合法合規應用,也能提高公眾對技術的信任度。
大模型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模型的復雜度和計算資源的消耗問題、數據的獲取和質量問題、技術的可解釋性和可靠性問題等。解決這些問題,讓大模型走出象牙塔、走向廣闊的市場空間,需要政府、企業、學術界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協作。只有這樣,大模型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出其巨大的潛力,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展望未來,期待看到更多具有開源精神的項目和創新生態社區涌現,推動技術的共享和發展,成為技術與產業結合的橋梁和紐帶。(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