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4-3-28 11:57
● 本報記者 董添
大語言模型ChatGPT的爆火讓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進入大眾視線。針對大模型、AIGC發展,3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AIGC改變世界”分論壇上表示,AIGC可帶來巨大的技術和范式改變。
與會人士認為,AIGC的產生,不只是對每個人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和變化,還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刻影響。
帶來巨大技術變革
對大模型和AIGC來說,張亞勤表示,有預訓練的、超大規模的、自監督式的大模型,AIGC才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大模型的發展有幾個走向。首先是多模態;其次,人工智能大模型會走向自主智能,可制定目標、規劃任務、自我制定路徑、自我完成方案、自我編碼;另外,還有個方向是邊緣智能,會逐步走向手機、PC、機器人、汽車等領域。
在張亞勤看來,世界智能信息正在走向物理世界,也在走向生物世界。AIGC不僅可以做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圖像識別,還可以創造和生成文字、圖像和視頻,甚至可以生成代碼、藥物、數學公式以及物理方程式,可以帶來巨大的技術和范式改變。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AIGC的產生,不光是給每個人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和變化,還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刻影響。以通信行業為例,在移動通信網絡部署中,很多AIGC的應用能改善網絡部署、減少耗電,對減少功率輸出也有較大幫助。
孟樸認為,目前,AIGC功耗非常大,使聯網成本增加,比傳統互聯網時代搜索所產生的成本要高很多。
賦能數字經濟
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聰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運用通用大模型可賦能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劉聰看來,整個通用大模型發展是系統性的,而底座大模型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需要在自主可控的硬件平臺上研發可對標國際的頂尖大模型,并將‘人工智能+’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劉聰表示。
劉聰介紹,科大訊飛目前也在做底座研發、行業應用,努力實現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競爭力,但這個過程要做好邊界約束和控制。
猿輔導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程群表示,區別于科大訊飛的通用大模型,猿輔導做的是垂類領域大模型,主要專注于教育場景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要走向應用,只有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場景相結合,才能推動技術不斷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