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4-2-19 9:49
始于去年的AI(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熱度再次升溫。農歷春節期間,AI領域利好不斷,以Open AI為首的諸多國內外互聯網龍頭公司均迎來AI大模型技術的新進展。多家機構及業內人士稱,看好未來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產業發展前景以及算力市場的增長空間,產業鏈內多家公司已獲得機構重點關注及提前布局。
AI大模型加速落地
龍年伊始,AI大模型迎來顛覆性進展。北京時間2月16日凌晨,Open AI公司正式發布其首個文本-視頻生成模型Sora。Sora文生視頻功能強大,能夠通過文本提示生成長達1分鐘的視頻,并且包含高度細致的背景、復雜的多角度鏡頭,以及富有情感的多個角色。同時,Sora還可以用圖像和視頻進行提示,執行各種圖像和視頻編輯任務。Open AI強調,“Sora是能夠理解和模擬現實世界的模型的基礎,我們相信這一功能將成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里程碑。”
無獨有偶,谷歌也于2月16日宣布推出全新的Gemini1.5 AI模型,這是迄今為止谷歌的最大模型,采用MOE架構,可以處理128000個token的標準情境窗口。
國內方面,2月1日,字節正式推出AI聊天機器人構建平臺Coze的國內版“扣子”,它可以讓用戶通過聊天,調用插件等方式,實現“0代碼”開發。此外,今年春節期間,包括阿里、百度、支付寶等互聯網龍頭公司也紛紛推出AIGC新春應用,推動大模型加速落地。
有望帶來巨大增量空間
不少機構均認為,國內外AI大模型的進展凸顯了AI發展的趨勢確定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有望為產業鏈帶來巨大的增量空間。
“Open AI發布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在全球視頻大模型領域取得里程碑式進展。”平安證券分析師閆磊表示,當前,全球范圍內大模型領域的競爭依然白熱化,這將持續提升大模型的整體能力水平。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模型算法的迭代升級將為全球和中國AI算力市場的增長提供強勁動力。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國產AI芯片產業鏈將加快成熟,相關AI芯片和服務器廠商將深度受益。在應用端,我國國產大模型能力持續升級,AIGC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開源證券傳媒首席分析師方光照也認為,從Pika、Gemini1.0到Sora和Gemini1.5,支持AI視頻生成的AI多模態模型不斷突破,特別是Sora能夠理解和模擬現實世界的模型基礎,有望成為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突破節點。AI視頻生成等多模態模型有望在影視、動畫、游戲、音樂等IP開發中發揮更大作用,繼續推動IP開發降本增效,帶來增量變現空間,并拉動算力需求。
“具備讓全球生產力指數級放大潛力的AI,成為肩負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諾亞方舟’。2024年或是AI應用的真正元年,AI終端重構、算力國產化與多模態引領AI應用這三大新方向孕育重要機遇。”民生證券在研報中如是指出。
機構紛紛加碼布局
實際上,已披露的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得益于去年以來的AI大模型浪潮,人工智能以及算力相關產業鏈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嘗到了“甜頭”,業績實現扭虧為盈或大幅增長。同花順數據顯示,包括佳都科技、新致軟件、積成電子、誠邁科技等58家公司均實現2023年業績扭虧為盈,還有約70家公司業績預增,多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預計實現大幅翻番。
談及業績增長原因,佳都科技稱,報告期內公司在AI大模型技術和產品研發、“五年十城”區域業務布局、AI產業生態合作三個維度上持續發力,各項經營數據顯著改善。新國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AI領域資源投入,不斷完善業務布局,積極探索AI賦能公司業務的應用場景,參股子公司在海外市場成功推出多款熱門應用,取得了明顯的商業化成效,帶動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增長。
不少機構已經提前布局,對AI板塊進行大幅加倉。知名對沖基金橋水披露的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的美股持倉報告(13F)顯示,去年四季度,AI龍頭公司英偉達獲得橋水大幅加倉,倉位增長了四倍多。
海通證券研報顯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主要加倉了港股中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新能源車板塊。A股市場方面,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公告顯示,AI領域也有不少公司如金山辦公、樂鑫科技等均得到了險資、外資、社保基金等長線資金大手筆加倉。
此外,今年以來,包括基金公司、券商、險資、私募、外資等機構對AI領域進行了愈發密集的調研,覆蓋了產業鏈內130家上市公司,同比增長16%。瀾起科技、樂鑫股份、中科創達、科藍軟件等10多家公司受到逾百家機構調研,50家公司獲得機構兩次及以上調研,其中物產金輪、京東方A、智能自控、申昊科技的調研次數分別為8次、7次、6次、5次。
從調研內容來看,上市公司在AI領域的布局、AI相關產品進展成為機構重點關注的話題,上市公司也對AI業務未來前景普遍樂觀。例如AI服務器廠商工業富聯表示,根據Trendforce數據,AI服務器2023年迎來高速成長,增幅為38%。2024-2026年預估每年將維持20%-30%不等的高增長。公司認為Gen AI(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趨勢不變,未來公司將持續提升AI服務器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引領AI賽道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