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時間:2024-1-22 9:54
◎本報駐韓國記者 薛 嚴
1月15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京畿道水原市成均館大學自然科學校區出席民生研討會時表示,政府正在打造貫通京畿道南部地區的大規模半導體產業集群,預計總投資規模將達622萬億韓元(約3.4萬億元人民幣)。
過去兩年時間里,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處于低迷狀態。但隨著近期半導體價格出現回升跡象,同時人工智能(AI)發展給存儲半導體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韓國政府和相關企業期待繼續擴大產業規模,趁勢擺脫行業蕭條。
出口轉暖顯示積極信號
2022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韓國半導體產業凍結嚴重。出口持續下滑,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主要半導體企業均出現數萬億韓元虧損。但進入2023年12月,韓國半導體相關產品出口額達到110.3億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21.8%,相比2023年11月增長15%,短時間內出現較大漲幅。
作為韓國半導體產業主力產品,存儲芯片DRAM和NAND閃存的價格終止了2年零3個多月的價格下跌趨勢,并開始觸底反彈,連續3個月保持價格升勢。半導體市場調查企業集邦科技數據顯示,個人電腦用DRAM通用產品2023年12月平均價格較11月上升6.45%,同期NAND閃存平均價格上漲6.02%。
韓國半導體業界認為,2024年一季度存儲芯片價格預計上漲10%以上,半導體減產的效果正式開始顯現,價格持續上漲是需求開始超過供給的明確信號。
持續推出高附加值產品
快速發展的AI大模型對高性能存儲芯片的需求與日俱增。在高容量、高運算能力的需求下,計算高速互聯(CXL)、高帶寬存儲器(HBM)等新的存儲技術備受關注。
為了趕上半導體產業的復蘇趨勢,韓國主要半導體生產企業針對上述領域集中進行技術攻關,并持續推出相關高附加值產品。CXL方面,三星電子計劃2024年量產基于CXL技術的DRAM,并已于2023年12月申請了多個CXL產品相關商標。HBM方面,SK海力士將于2024年上半年量產新一代HBM產品。
全球HBM市場規模在2024年預計增長兩倍左右,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在該領域具備技術領先優勢。特別是SK海力士手握當今全球AI芯片領先企業英偉達這樣的大客戶,在占據該領域技術先機方面很有信心。
韓國半導體業界認為2024年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業績將出現大幅反彈。目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尚未公布2023年財報,但韓國業內普遍認為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虧損應在750億元人民幣以上,SK海力士虧損應在430億元人民幣以上。而隨著存儲芯片市場的復蘇,預計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2024年營業利潤可突破800億元人民幣,SK海力士2024年營業利潤可突破450億元人民幣。
提出構想但效果有待觀察
由于半導體產業事關韓國經濟命脈,受當前行業復蘇態勢鼓舞,韓國政府對今后數十年該產業的發展提出大膽構想。
根據韓國政府1月15日公布的半導體超級集群構建方案,韓國到2047年止將投入622萬億韓元,新建包括研發機構在內的16個工廠。在京畿道南部平澤、華城、龍仁、利川、水原等半導體產業密集城市構建超級集群。
韓國政府的預期是,在未來5年內投入158萬億韓元,直接或間接創造95萬個就業崗位。未來20年至少還要創造300萬個優質工作崗位。韓國目前半導體領域就業崗位約有18萬個,若集群建成,工作崗位有望大幅增加。半導體設計、封裝、原材料和零部件領域的合作企業銷售額有望增長200萬億韓元以上。
芯片產業需要高品質且穩定的電力供應。一座晶圓代工廠需要一臺1.3千兆瓦功率的核電機組。為支持上述構想,韓國政府表示核電站必不可少,并將在龍仁半導體產業園區率先引入光伏發電和核電。就2024年即將到期的半導體投資減稅政策,韓國政府表示將延長相關法律的有效期,從而進一步刺激半導體企業投資,增加相關企業生態鏈的收益,創造就業崗位,增加國家稅收。
盡管計劃宏大且具體,但由于韓國當前半導體業界人才嚴重短缺,半導體原材料和設備自給率過低,韓國政府的上述大膽構想能否順利實現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