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3-12-28 9:52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記者 李方) 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日前發布《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與2021年相比,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持續提升,近九成未成年網民經常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隨著游戲行業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未成年人過度游戲問題也得到有效改善,超六成未成年網民認為,當前限制游戲時長的管理方式讓自己或同學玩游戲的時間明顯減少。
整體而言,2022年,未成年網民規模進一步擴大,達到1.93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7.2%。在對未成年網民上網行為的調查中發現,未成年網民上網偏好前三位分別是:網上學習、上網玩游戲、聽音樂。其中,88.7%未成年網民經常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77.4%的未成年網民認為互聯網對自己學習產生了積極影響,較2021年提升5.5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游戲行為方面,61.5%的未成年網民認為當前限制游戲時長的管理方式讓自己或同學玩游戲的時間明顯減少,但仍有32.0%的未成年網絡游戲用戶會使用家長的賬號玩游戲。
另一方面,國內游戲企業也積極投身未成年人保護工作,2017年起,騰訊游戲率先構建了涵蓋未成年人游戲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防沉迷體系,以游戲技術助力未成年人保護創新發展。騰訊游戲均已全面接入健康系統,禁止12歲以下用戶充值。
2023年第一季度,騰訊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和流水僅占騰訊本土市場游戲總時長的0.4%和總流水的0.7%,較三年前同期分別下降96%和90%。
相關專家認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只有各個環節攜手同行,彼此構建起良好互信關系,才能更好地在互聯網浪潮中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