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界互聯網大會 發布時間:2023-11-9 9:52
今天我們對話的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 俞天秀
在繁榮興盛的古絲綢之路上,東西文明交融互鑒催生了敦煌石窟千年營建、千年積淀,為后世留存了一座集建筑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于一身的文化藝術寶庫,并逐漸演變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提到,為再現和保存珍貴的敦煌文化藝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概念,探索運用計算機技術、圖像數字技術等新技術,實現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續利用。
“永久保存,就是數字化技術可以記錄、采集當時的文物信息,確保它的形變、顏色、空間信息等都可以非常準確地記錄下來;永續利用,就是一次數據采集可以實現在考古保護、美術臨摹、展覽展示、文創設計等不同領域的多次利用,以此實現對敦煌石窟的保護!庇崽煨憬榻B,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敦煌研究院目前已有一整套文物數字化采集、加工、存儲、展示等流程的技術、設備及標準、規范,并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及社會對數字資源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更新迭代。
“數字敦煌”在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離不開長期的國際交流合作!笆聦嵣希鼗脱芯吭菏且粋很開放的單位,在不同的學科中,一直在與國際上做得比較好的一些機構和單位合作!庇崽煨阏J為,借助數字化技術,我們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將文物在互聯網上呈現,全球任何可以連接網絡的地方都能夠了解位于千里之外的文物背后的知識!拔覀儼呀300個洞窟在互聯網上線后,現在能訪問的國家已經達到78個,他們不用來到莫高窟,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研究,研究的成果有利于在國際上把敦煌學的知識進行更多的傳播和宣傳,所以數字化的技術對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推動作用是比較大的!庇崽煨阏f。
在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敦煌研究院的“數字敦煌”項目入選“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展示活動。俞天秀表示,世界互聯網大會能夠將世界上很多高科技公司和技術匯聚在一起,借助世界互聯網大會這一橋梁和紐帶,敦煌研究院在國際合作的方面或許會有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文物工作者,俞天秀希望世界互聯網大會能夠更多關注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及其走向世界的發展路徑;同時,他希望世界互聯網大會能夠將世界上更多的文化遺產匯聚起來,推進人類共享文化遺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