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3-11-2 9:41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30日訊(記者 李方) 10月28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在北京舉辦首屆科學盛事“bilibili超級科學晚”,現場邀請了包括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在內的9位特邀嘉賓,通過演講及趣味實驗的方式,來驗證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問題。此外,晚會首次發布了“嗶哩嗶哩2023年度五大科學焦點”——AIGC、室溫超導、腦機接口、黑洞、可控核聚變等深受年輕人關注的前沿科學話題入選。
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講解科普隱身材料
九場科普演講×創意實驗 揭示科學與生活的緊密關聯
秉持“實驗,是檢驗科技的唯一標準”的初衷,首屆“bilibili超級科學晚”特別邀請了我國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邁克爾萊維特等9位學界嘉賓來到現場,并與“稚暉君”“畢導THU”“影視颶風”等B站頭部泛知識類UP主合作,展示了九場融合演講與實驗的硬核科學秀。
其中,曾因自制機械臂視頻爆火全網、被科技愛好者稱為“野生鋼鐵俠”的UP主“稚暉君”,就將他自研的機械臂實物帶到了觀眾面前,現場模擬月球挖礦流程。
緊隨實驗的演示,嫦娥三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則登臺講述了玉兔一號月球車機械臂的進化過程,并與“稚暉君”的機械臂進行對照分析,讓觀眾在實驗與科普的交織中,直觀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歷程。
UP主“稚暉君”用自研機械臂模擬月球挖礦流程
五大科學焦點榜單發布 00后正成為科學內容消費主力
為展示當下年輕人最關注的科學事件與趨勢,基于過去一年B站用戶在知識和科技品類的播放、投稿、互動綜合數據,“bilibili超級科學晚”現場首次發布了“嗶哩嗶哩2023年度五大科學焦點”——AIGC、室溫超導、腦機接口、黑洞、可控核聚變入選。
B站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2.43億用戶在B站學習,是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的5.5倍。B站泛知識內容消費人群中,有72%為00后。年輕人不僅愛學習,還關注科學前沿內容。科學和知識品類占B站用戶搜索排名第2位,相關內容播放量占B站41%,00后正在成為科學內容消費主力。
嗶哩嗶哩2023年度五大科學焦點
以入選榜單的“AIGC”為例,今年AIGC的多次迭代,讓B站AI類內容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全年相關視頻播放量90億,播放時長達140億分鐘,全站UP主圍繞ChatGPT、文心一言、盤古氣象等多個大模型發布動向,共投稿330萬支視頻,是無可爭議的2023年熱度最高科學技術領域。
在B站,今年涌現出海量跨圈層應用視頻,如UP主“三月和阿狗”向ChatGPT提問:“我7歲那年,媽媽去世了。你能當我的媽媽嗎?”,視頻播放量超200萬。以亞馬遜資深首席科學家UP主“跟李沐學AI”為代表的一批硬核科普創作者,多角度解讀AIGC背景、原理和社會影響。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后UP主“YJango”的視頻《萬字科普GPT4為何會顛覆現有工作流;為何你要關注微軟Copilo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視頻長達50分鐘,播放量近300萬。在顛覆性的科學技術變革面前,B站用戶往往選擇第一時間認知、學習并應用,勇于走在時代前列。
而“室溫超導”作為2023年現象級科學熱點,上萬名科研工作者在B站對該領域進行科普分享,B站全年相關視頻互動數達1185萬。其中,清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UP主“來自星星的何教授”;復旦大學生命科學教授、UP主“復旦李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B站官號“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等一批專家和機構,全程跟進爭議材料驗證進展,并與B站用戶深度討論。
“腦機接口”“可控核聚變”“黑洞”的入選,則體現出B站用戶對我國科研領域最新動向的關注。今年4月,上海瑞金醫院公布“腦機接口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研究成果;8月,我國宣布掌握可控核聚變高約束先進控制技術;9月,我國科學家聯合國際合作者,首次探察到M87黑洞噴流周期性進動;10月,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我國科研領域的每一項重大突破,都會在B站引起熱議,并沉淀出一批優質科普視頻創作者。
截至目前,B站累計入駐知識類UP主300 余萬人。B 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曾公開介紹,很多UP主是真正的科學家以及科技工作者,其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兩院院士以及各行各業的學者,目前B站是全網院士入駐最多的平臺,累計入駐的教授和學者共有 645位。科技類視頻已經成為了B站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之一。
年輕人對科學科技熱點的關注、討論和主動應用,也將凝聚成良好的社會效應,讓更多目光聚焦到前沿科學的現狀,也讓更多社會力量注入到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