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3-4-23 10:0
擁有7家上市企業、43家瞪羚企業、81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2022年,園區產值達328億元、稅收29億元……在北京中關村核心區,海淀、朝陽、昌平三區交界處的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用“無邊界”的產城融合、“微縮版”的城市生態,搭建起一塊創新企業成長“福地”。
不久前,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調宣布,獲得東風旗下豪華電動越野品牌猛士科技量產項目定點,合作車型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量產。本次合作也是智行者L4級無人駕駛大腦應用到L2+/L3系統的又一商業化里程碑,智行者為猛士科技提供軟硬件一體的L2+自動駕駛系統,包含城市領航、高速領航、記憶泊車、自主代客泊車等25項功能。
成立于2015年的智行者,聚焦無人駕駛汽車大腦研發,如今有員工近500人,申請專利近千件,成功入選北京市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得多家投資機構青睞。2個多月前,這家核心成員均來自清華大學汽車系的企業,剛剛獲得與廈門金龍的項目定點合作。
2021年,智行者來到東升科技園安家。“與以前的辦公地點相比,這里的環境更好。”智行者算法高級總監徐成口中的“環境好”,不只是指園區交通便利、創新資源富集,更是生活和創新環境的更上一層樓。
“我們是懂創新的創新服務者。”北京東升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施軍波說,園區為智行者提供無人駕駛車輛的測試場地,無人清潔車和無人接駁車都會使用。智行者的“擇良木而棲”只是東升科技園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是由東升鎮集體組織主體運營的園區,園區分三期建設,是我國第一個鄉鎮自辦獲“中關村”冠名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其中,2010年投用的一期,圍繞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資源搭建產業平臺,現已入駐及培育高精尖企業370余家,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室、10個市級工程中心、園區從業人員2.6萬余人。
施軍波告訴記者,產業園區是產業聚集的載體,肩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建設等重要使命。他們著力打造以人為本的創新生態,用創新生態提升吸附力,提出“兩低一高”的服務模式,即降低企業創業成本,降低員工生活成本,共同參與、助推企業高速成長;用“打包服務助企,暖心服務留人”。
園區持續針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痛點、堵點和難點,集聚資本、管理、科技、人才、服務、環境等要素,持續完善創新企業服務生態,降低企業科創成本,打造國際化生態型高科技園區;從人的需求出發,整合住房、商業、醫療、教育、交通等資源,關注職住平衡、購物娛樂、健康醫療、文化交流等人才需求,降低生活成本和提高幸福感,建設有參與感、有溫度、成長型的創新社區。
從最初的“企業提需求”到“主動上門問需求”,再到現在的“精準滿足企業需求”,園區建立了“中臺+前端+管家”的服務體系,將政務服務、企業服務、園區服務整合打包,進行服務前移,通過線上數據分析、線下對接企業需求,快速精準匹配相應服務內容,營造人業場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態。
同時,園區積極探索城區、街區、社區、園區融合發展。這里商業街區、國家級孵化器、精品酒店、運動場地云集,便捷的交通、毗鄰科研院所的有利位置,展現了“微縮版”的城市生活,實現創新者從學院到創新家園的無縫銜接,為科技人才匯聚奠定基礎。
據介紹,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二期將于今年建成,重點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未來,東升科技園將全面提升園區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服務能力,營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吸引更多科技企業落戶北京海淀。(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