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2-11-24 10:12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2日訊(記者 殷俊紅) 日前,以“科學數據治理與利用的前沿和熱點”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召開。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地球的支撐。可計算的數字地球,是實現空天信息數據的產業化和空天信息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
在邵宗有看來,實現可計算數字地球需要攻克數字化、并行化和語義化的難題,即對地觀測與定量計算、網格剖分與高性能計算、遙感解譯與智能計算。以北斗網格理論為基礎,對全球數據編織和解耦,實現海量異構數據的高性能超級計算。
目前,中科星圖在對地測量與定量計算,網格剖分與高性能計算,遙感解譯與智能計算上已有所建樹。基于這些核心技術能力,可計算的數字地球有了賦能千行百業的多種可能性。無論是面向定量遙感、環保監測、仿真推演等科學研究,還是氣象預報、農業估產、低空通航等行業應用,亦或是講述地球故事、進行地球漫游等大眾體驗,都可以在數字地球進行。
實現可計算數字地球,讓空天基礎設施觸達廣大消費者,才能推動數字地球在數字經濟中的價值實現。邵宗有提出,只有門檻足夠低、價值足夠高、應用足夠廣,構建起“平臺—內容—應用”循環服務體系,才能盤活地球數據的內生價值。
目前,數字地球在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社區等場景中均已得到了有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