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植入”廣告 監管不能缺位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7-25 8:16
7月20日,福州多位網友反映,他們收到的快遞上貼有廣告,這樣“被廣告”的方式讓其有些氣憤。記者了解到,在快遞上植入廣告已經成為部分快遞網點的“生意經”。一快遞網點的負責人表示,經常會有一些商家直接找到網點,希望他們能“接活兒”。該負責人表示,還有一種形式是直接在快遞里面放代金券等物品,價格稍高一些,一般是收件的網點負責收“廣告費”,以旅游公司的廣告居多,“這成為快遞網點的‘灰色’收入”。
7月20日,福州多位網友反映,他們收到的快遞上貼有廣告,這樣“被廣告”的方式讓其有些氣憤。記者了解到,在快遞上植入廣告已經成為部分快遞網點的“生意經”。一快遞網點的負責人表示,經常會有一些商家直接找到網點,希望他們能“接活兒”。該負責人表示,還有一種形式是直接在快遞里面放代金券等物品,價格稍高一些,一般是收件的網點負責收“廣告費”,以旅游公司的廣告居多,“這成為快遞網點的‘灰色’收入”。(7月21日《海峽都市報》)
快遞“植入”廣告,既可以為快遞業和快遞員額外增值和創收,又可以讓受眾了解更多外界信息,以便為居民提供不時之需。就此而言,筆者認為,快遞“植入”廣告,原本無可厚非。
但問題的關鍵是,現在的一些廣告魚龍混雜,甚至還有很多非法廣告和虛假廣告渾水摸魚摻雜其中,如果這些非法廣告和虛假廣告,一旦如入無人之境,大量“植入”快遞包裹,那么,辨識和分辨能力都有限的客戶們,一不小心落入就有可能落入這些廣告精心設計的圈套和陷阱,成為受害者。
如此一來,筆者不禁要問,快遞客戶不受非法廣告和虛假廣告“坑害”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僅從這一點而言,筆者認為,快遞“植入”廣告,并非不可以,但首要前提,相關部門對快遞“植入”廣告的監管不能缺位。唯有相關部門真正認真履行其監管職責,層層進行把關和嚴格審核,把非法和虛假廣告拒之大門外,才能使真正健康、有益的廣告和信息,以快遞包裹為載體,呈獻給受眾。
說到底,快遞“植入”廣告,要想長期健康發展,監管決不能缺位。如果這些前提準備工作,相關部門做得不夠充分,那么,那些魚龍混雜廣告植入就會蜂擁而入,而非法、虛假廣告就有了漏洞可鉆。毋庸置疑,這不僅會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感和堅決反對,對快遞業自身的聲譽和健康發展也是百害而無一益。
因此,在監管還不健全,甚至還沒到位的情況下,筆者必須奉勸從事快遞行業的朋友們,面對快遞“植入”廣告時,理應堅守原則與底線,務必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