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2-11-14 10:14
中國經濟網烏鎮11月11日訊(記者 楊秀峰)“在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中,要依靠技術創新應用,提升國民數字素養、彌合數字鴻溝,促進數字普惠共享,使得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能夠享受到數字經濟的成果。”印象筆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毅在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經濟數字化轉型的腳步不斷加速,全社會的數字素養亟待提升,需要更加智能的“第二大腦”,幫助用戶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完成信息處理的數字化、云端化、智能化。
近年來,我國數字社會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連年攀升。CNNIC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4.4%。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有利于彌合數字鴻溝、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圖為受訪者供圖
唐毅表示,數字素養與技能涉及教育、醫療、養老等諸多公共服務領域,包括網絡購物、互聯網醫療、在線課堂等各類場景,而且不斷豐富。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能夠提高人們在不同場景下使用數字技術和工具的能力,推動全民暢享美好數字生活。
“作為重要的信息處理平臺,印象筆記是為了能很輕松地記錄、管理用戶的重要信息,我們的愿景是致力于成為個人、團隊和企業的‘第二大腦’。”唐毅表示,“所以我們平臺很多產品,比如最核心的印象筆記,可以非常好的支持離線、在線功能,能夠非常便利地獲取信息和使用自己的信息。”
在唐毅看來,作為知識工作者,特別是科技企業領域的工作者,還應當看到,在提升國民數字素養中,更應該關注老弱幼的需求。
“其實APP或者軟件產品的交互設計可以很大幅度降低使用難度,在使用中還能夠提升數字素養,這一點要求企業不僅要有自然的商業責任,還要有社會責任的美譽度,在產品設計和研發時,除了迎合熟練用戶,還要針對老幼等用戶,從他們的使用習慣考慮進行更好的設計。”唐毅舉例說,印象筆記的收藏家等產品可以通過大平臺、跨平臺、跨設備讓用戶獲取自己的信息,或者是通過非常簡單的方式提供不同平臺的信息收藏,這些信息不僅是知識工作者和企業團隊的需求,也是為了滿足數字普惠共享的產品設計,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第二大腦”,讓所有的用戶都可以使用。
唐毅最后表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是實現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但是應當看到的是,現在還有不少人存在“網絡接入不足、產品使用不足”的新需求,印象筆記希望通過提供先進的產品和服務,推進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為全民提供更智能的數字化學習方案,真正讓普通用戶,特別是數字產品使用經驗不足用戶體會到人工智能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