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發布時間:2022-6-20 9:37
中國網財經6月15日(記者安然 朱玲)第四批79家支付機構將在月底迎來第二次牌照續展。而續展前夕,有機構選擇了主動退出。
近日,第三方支付機構昆明卡互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卡互卡支付”)發布關于退出支付業務的公告,表示央行已批準其退出申請,目前正積極辦理牌照注銷。同步公布的還有退款流程安排等相關事宜。
卡互卡主動注銷牌照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卡互卡支付于2012年6月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數字電視支付,業務覆蓋范圍為云南省。2017年6月,卡互卡支付完成了第一次續展工作。
據了解,卡互卡支付是昆廣網絡有線電視支付業務平臺運營商。該項目是基于昆廣網有線數字電視網絡,搭建面向數字電視用戶的電子身份識別和電子分銷的平臺。以電視機頂盒、線上線下營業廳等為終端,提高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繳納收視費、水電費等用戶體驗。
零壹智庫研究院于百程院長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數字電視支付牌照的價值,比較依賴數字電視場景金融業務的發展。目前看電視購物逐漸沒落,智能電視的發展使得不少電視上的支付需求被移動支付所替代。因此,在市場需求下降甚至逐步消失的背景下,數字電視支付業務退出是必然結果。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獲得數字電視支付牌照的機構并不多。包括卡互卡支付在內,此前共有6家支付機構獲得了該牌照。目前僅剩下4家,分別是拉卡拉支付、北京數碼視訊支付、上海億付數字、銀視通信息科技。
行業面臨洗牌
值得一提的是,卡互卡支付是今年以來第5張主動注銷的牌照,此前已有4張支付牌照主動向央行申請注銷。截至目前,央行共計完成了51張支付牌照的注銷工作,市面上剩余牌照數量為220張。
于百程表示,從2015年開始,央行嚴控了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出臺了備付金繳存、分類監管等辦法。支付行業受監管趨嚴和業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業內競爭愈加激烈,業務轉型較慢的部分中小支付機構受到的影響較大,部分缺少市場機會的支付機構逐漸退出市場。
博通咨詢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數字電視的注銷和預付卡牌照的注銷有相通的原因,但也不完全相同。相同的地方在于牌照發放時更多的考慮到當時的商業模式對支付服務的需求,不同的地方在于多用途預付卡發放機構仍然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據記者了解,第四批支付機構最初發牌為95家,占所有支付牌照數量(271)的35%,是最多的一批支付牌照。在近年注銷和兼并潮下,最終淘汰16家,僅79家進入第二輪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