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2-6-20 9:37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6日訊(記者王婉瑩)“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建5G基站超19萬個,千兆網絡端口新增165.3萬個,總量達到954萬個,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規模機架數超54萬臺標準機架。可以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支撐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作用更加凸顯。”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今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從我們掌握的儲備項目情況看,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干企業將加大投資力度,一批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特別是社會資本投資潛力較大。”孟瑋說。
一是持續推動重點項目建設。一方面是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選擇一批產業特色突出、發展基礎較好的中西部中小城市集中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是加快推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一批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和算力基礎設施,積極探索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強化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布局,圍繞規劃、網絡、用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撐“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推動各樞紐節點建設盡快落地生效。
二是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國務院出臺的一攬子33項穩經濟舉措中,已經明確提出要擴大地方專項債適用范圍,首次將新型基礎設施納入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積極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REITs基金等投資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揮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為中小企業相關領域的融資提供便利,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入積極性。
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政策何時出臺?孟瑋回應稱,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其他生產要素具有擴大、疊加、倍增作用,正在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了數據要素基礎性制度文件,圍繞數據產權、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內容,加快構建我國數據基礎制度‘四梁八柱’,構建與數據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目前有關文件已形成初稿。下一步,將加快推動文件出臺,按程序上報后印發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