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22-3-10 9:26
來論
“經驗不限、學歷不限,轉行美容薪資高”“不會外語也可以出國打工,月薪2萬以上”……一些宣稱“低門檻、高收入”的職位讓不少求職者動心。記者調查發現,由于部分平臺在認證審核環節存在漏洞,招聘亂象依舊頻發。
眼下,隨著“春招季”的到來,許多用人單位的用工招聘信息開始由線下轉入線上。加之,“網絡招聘”既方便快捷,又節省成本,因而深受不少求職者的喜愛。
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一些不法之徒竟然利用“網絡招聘”耍花招、設圈套,坑害廣大求職者。有的假借招聘之名,騙取求職者的報名押金、保險費、手續費等,一旦得逞之后就迅速脫身,讓求職者遭受經濟損失。有的被卷入“套路貸”,不但根本學不到什么,找的工作也與學習內容不符,而且還款壓力也大。凡此種種,這些“網絡虛假招聘”讓求職者既“被忽悠”又“被欺騙”。
打擊“網絡虛假招聘”還需“多方合力”。首先,招聘網站要嚴把關。招聘網站應嚴把審核關、準入關,對進入平臺進行“網絡招聘”的企業和個人,要對其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等進行嚴格的審核,絕不讓“虛假”招聘企業和個人混入平臺,忽悠、欺騙求職者。其次,處罰要從嚴。相關執法部門要對“網絡虛假招聘”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該約談的要約談,該列入“黑名單”的要列入“黑名單”,該追究法律責任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從而倒逼其遵規守法,切實履行誠信原則。其三,設立舉報獎勵制度。相關監管部門應通過舉報獎勵制度,鼓勵求職者對“網絡虛假招聘”行為進行檢舉揭發,讓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其失去生存土壤。同時,求職者既要“擦亮眼睛”,防止被不法之徒“誘惑性”的招聘條件所忽悠和欺騙,又要通過維權的途徑,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廖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