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發布時間:2022-2-24 9:29
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2年,江蘇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和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單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集群和產業鏈建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和自主品牌培育、綠色低碳安全發展等重點工作取得明顯進展,走在全國前列。
深化16個重點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
2022年,江蘇將突出“穩”字當頭,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穩增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充分估計困難,提前做好預判,用足用好各類惠企政策,圍繞穩運行、穩投資和穩供應鏈,謀劃好全省穩增長的應對舉措。
穩運行。按照省政府要求,牽頭建立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機制。依托涉企服務平臺,及時向企業發布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和趨勢,穩定企業預期。穩投資。研究制定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措施,編制全省產業地圖,進一步加強投向引導。組織實施2022年省重大工業項目,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優化調整產業布局。穩供應鏈。對產業規模大、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工程機械、光伏風電、特高壓裝備等優勢產業鏈,要主動融入國內國際產業大循環,拓市場、強特色、提升品牌價值,確保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對未來增長較快、迅速形成規模效應的集成電路、節能環保、車聯網等新興產業鏈,要作為穩供應鏈的重點,加快關鍵環節短板技術攻關,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斷點”。
進入“十四五”,江蘇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培育的內涵、任務、目標都有新的變化。2022年,江蘇要在“十三五”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對標世界級集群和卓越產業鏈標準,繼續深化16個重點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和50條重點產業鏈建設,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培育為引領,落實“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重點任務,推動重點集群和產業鏈核心競爭力邁上新臺階,16個集群規上營業收入占比超過65%。
具體來說,江蘇將從細化培育舉措、強化培育合力、加強載體支撐和促進布局優化等方面對標國際一流,持續深化重點集群和產業鏈培育。細化培育舉措。對6個國家級集群,從規模、技術、企業、品牌、治理模式等方面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落實到具體板塊和人員。強化培育合力。細化16個集群3萬家規模以上企業庫,優化50項監測指標,探索建設集群觀測站、國際產業鏈信息平臺。加強載體支撐。通過梳理和優化158個開發區和92個示范基地的特色產業定位,促進集群產業鏈培育和開發區載體建設深度融合,建設一批國家五星級產業示范基地。促進布局優化。結合重點集群和產業鏈培育,加強對全省產業布局的系統謀劃,加強產業、企業和項目布局指導,實行差異化的資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政策。
今年5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智改數轉”
2022年,江蘇將聚焦自主可控,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提擋升級,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集聚整合創新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多出創新成果,特別是要鼓勵支持龍頭企業攻克一批“卡脖子”難題。
在持續推進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圍繞優勢產業鏈長短板清單,探索“鏈主”企業出題機制,建立攻關項目庫,重點在高端芯片、傳感器、關鍵材料、核心軟件等領域,組織實施50項左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在提升創新中心建設水平方面,以16個集群和50條產業鏈為重點,上下聯動試點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逐步實現16個集群全覆蓋,力爭全年再創建1~2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在加快新技術場景化應用方面,加強對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跟蹤研究,通過建設應用先導區、產業集聚區等,加快新技術應用場景落地,以應用為牽引帶動新技術新產業不斷壯大。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進入了全面普及、向縱深拓展的新階段。2022年,江蘇將推動“智改數轉”,增強產業發展新優勢新動能。落實好《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10大工程,每年集中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采取免費診斷、貸款貼息、績效(設備)補助等方式給予支持,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確保今年5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智改數轉”。
一是分類推進企業“智改數轉”。實施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工程,對標世界智能制造領先水平,分行業分領域制定智能制造示范標準,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開展集成應用創新,建設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0個、示范車間300家、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20個,打造5G全連接工廠3個。實施中小企業“智改數轉”推進工程,建設全省中小企業“智改數轉”云服務平臺,發布“上云用平臺”產品目錄,推動工業企業業務流程和設備上云上平臺,新增星級上云企業1000家,帶動企業上云累計超過45萬家。推動“智改數轉”,增強產業發展新優勢新動能。
二是增強“智改數轉”基礎能力。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完善綜合型、特色型和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依托平臺匯聚行業資源、工業APP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提升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新增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20個,推廣優秀場景解決方案100個、工業APP2500個。促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培育3個省級融合應用先導區。實施工業互聯網網絡支撐工程,組織制造企業與網絡運營商對接合作,推動企業內網改造升級,推進無線專網和5G公網建設應用,加強無線電安全保障和監測執法,新建5G基站3.5萬座、基本實現全省城鄉地區5G網絡普遍覆蓋,加快建成覆蓋重點產業集群集聚區域的“雙千兆”高速網絡,推動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產業園建設,建設10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服務全國企業新增3萬家以上,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數據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實施智慧江蘇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打造重點工程30項、行業示范工程30項、標志性工程10項,以及星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30家,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力爭全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500億元。
三是全面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加速行動,做強做優電子信息、軟件服務等基礎產業。培育省級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區2個、工業大數據典型應用場景3~5個、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