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1-12-6 9:23
北京時間 12 月 3 日下午消息,據報道,英偉達(Nvidia)在去年 9 月宣布計劃收購 ARM 時,這筆交易不僅僅是芯片市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并購,英偉達當時還表示,該交易還將為從汽車到智能手機的各種產品賦能。
如今,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英偉達這個大膽的計劃似乎岌岌可危。當地時間周四,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提起訴訟,稱其對半導體市場創新構成威脅,試圖阻止這筆 400 億美元的收購交易。之前,ARM 的客戶已經“排隊 " 反對這筆交易,投資者和分析師也對這筆交易失去了信心。
英偉達一直表示,相信這筆交易能夠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公司將為此而繼續努力。但隨著全球監管審查的升級,這一前景變得日益黯淡。
投行 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師馬特?布賴森(Matt Bryson)稱:“我們已經說過一段時間了,這筆交易不太可能獲得批準。我們也相信,投資界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同樣的看法。”
Gartner 半導體分析師艾倫?普利斯特利(Alan Priestley)也認為,這筆交易看起來越來越不可能成功。普利斯特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面對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監管調查,我認為這筆交易被否決的可能性極高。”
這筆交易原定于 2022 年 3 月完成,但英偉達 CEO 黃仁勛 8 月份曾承認,交易交完日期肯能會推遲。
ARM 于 1990 年從一家名為“艾康電腦公司”(Acorn Computers)的早期計算公司中剝離出來,其節能的芯片設計用于全球 95% 的智能手機中。2016 年,ARM 被軟銀集團以約 32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如今,ARM 將其芯片設計授權給 500 多家公司,這些公司使用其設計來制造自己的半導體。
對于這筆交易,批評人士擔心,收購 ARM 后,英偉達可能停止向競爭對手提供 IP 授權服務,或提高授權價格、降低服務質量,削弱創新,降低用戶選擇空間。但英偉達則辯稱,這筆交易將帶來更多創新,而 ARM 也將受益于英偉達的投資。
引發全球監管機構擔憂
雖然美國芯片巨頭博通公司(Broadcom)已經站出來支持這筆交易,但其他許多公司都表示反對。
競爭對手高通曾表示,英偉達可能限制向競爭對手供應 ARM 的技術,或者提高價格。此外,谷歌和微軟也向監管機構提出了同樣的擔憂。
上個月,英國數字大臣納丁?多里斯(Nadine Dorries)致信英國反壟斷機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指示 CMA 以競爭和國家安全為由,對英偉達收購 ARM 交易進行深入的第二階段調查。
此次調查將持續 6 個月左右。調查結束后,CMA 可能會阻止或批準這筆交易,也可能要求英偉達做出讓步。但業界普遍認為,阻止這筆交易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 CMA 經過第一階段的調查發現,合并后英偉達將有能力和動機,損害其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力。例如,英偉達可能會限制 ARM 知識產權的使用,并損害相關產品之間的互操作性,從而使英偉達的下游業務受益,增加其利潤。
在美國,FTC 也對這筆交易感到擔憂。之前就有報道稱,FTC 反壟斷律師與該交易的反對方討論了是否簽署一項反對聲明,以在法庭上阻止這筆交易。在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英偉達曾表示,正與 FTC 討論“解決這些擔憂的補救措施”。但今日,FTC 正式提起訴訟。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今年 10 月也對這筆交易展開了深入調查。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稱:“雖然 ARM 和英偉達沒有直接競爭,但 ARM 的知識產權是英偉達競爭對手產品的核心,例如在數據中心、汽車和物聯網市場。我們的分析顯示,英偉達收購 ARM 可能導致獲取 ARM 知識產權的渠道受限或降級,在許多半導體相關市場會產生扭曲效應。”
此外,在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監管部門也在密切關注這筆交易。
交易失敗后 ARM 單獨上市?
事實上,自英偉達宣布收購 ARM 交易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猜測這筆交易是否會得到監管機構的批準。
去年 10 月,科技投資者伊恩?霍加斯(Ian Hogarth)和內森?貝納奇(Nathan Benaich)率先預測,這筆交易將被監管部門阻止。
霍加斯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如果這筆交易被某個監管部門否決,我們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Gartner 分析師普利斯特利認為,如果交易失敗,軟銀可能會嘗試讓 ARM 上市。他說:“他們可能會嘗試 IPO(首次公開招股)。”
如果選擇上市,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將是兩個潛在的上市目的地。但普利斯特利同時指出,將來要單打獨斗的 ARM 的表現會如何,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普利斯特利還補充說:“ARM 面臨的問題,也是軟銀面臨的問題,即如何推動營收增長。知識產權許可是一項不錯的業務,但真的已經很難再從中榨出更多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