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發布時間:2021-10-29 22:46
工業互聯網作為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石,是實現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為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強數據要素聚集,推進海南省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支撐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海南于近日出臺了《海南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
實施新基建強基行動 促進網絡能力顯著增強
5G是支撐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海南高度重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超常規加快推進5G建設與應用。編制出臺了《海南省5G網絡站址規劃(2020—2025)指導意見》,確定全省5G整體規劃,加快建設5G基站。同時,支持重點工業企業運用5G等新型網絡技術改造建設企業內網,在大型工業企業中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計劃》提出,2021—2023年海南力爭新增部署5G基站數量1.2萬個,基本實現全省室外廣域覆蓋;以海口、三亞為重點推進各市縣5G、光纖寬帶“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推動5G行業專網落地,計劃打造15個以上內網改造標桿工廠。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在重點行業推廣應用。積極參與構建國家工業基礎大數據庫,適時開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分中心建設。
根據《計劃》,實施新基建強基行動,促進網絡能力顯著增強。
在加強5G等基礎網絡建設方面,加快推進光纖寬帶和5G“雙千兆”網絡建設,總體實現全省城區室外連續覆蓋,重點加強產業園區及5G應用項目區域覆蓋質量,推動基礎電信企業提供安全可靠、靈活高效的工業互聯網外網服務。推進龍頭企業運用5G、IPv6、PON(無源光纖網絡)、TSN(時間敏感網絡)等新型網絡技術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升級,將生產流程優化與內網建設改造相結合,推動5G網絡部署從生產外圍環節向生產內部環節延伸,建設5G全連接工廠。打造15個內網改造標桿工廠。
在加快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方面,整合資源統籌建設省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對接國家一級節點。鼓勵和支持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推進行業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培育基于標識解析體系的供應鏈管理、生產協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示范應用。構建標識數據服務資源池,推動標識解析技術與企業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到2023年,建設1~3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服務企業不少于20家。
在參與構建工業大數據基礎庫方面,積極參與構建國家工業基礎大數據庫,根據工信部統籌部署,適時開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海南分中心建設。建設“工信數字大腦”項目。鼓勵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實施設備數字化升級改造和工業大數據示范應用,提升工業數據匯聚、分析、應用能力,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融合和匯聚。開展工業領域中小企業監測分析,動態掌握中小企業經營情況。
實施新平臺賦能行動 推動平臺應用深化拓展
作為工業互聯網的三大要素,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當前,海南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應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例如,海南金盤科技公司建設了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高端干式變壓器數字化智能工廠,實現變壓器生產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顛覆了傳統制造模式。智能工廠建成投產后設備平均有效利用時間提高300%以上,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以上。
此次《計劃》提出,海南將引導建設符合本地特色的產業集群平臺,培育5個工業互聯網行業平臺,包括1個省級雙跨平臺(跨地區、跨行業)。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全省上云企業超過2000家,培育30家典型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推動5G在重點優勢產業的深度融合應用,帶動形成15個以上特色鮮明的“5G+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項目。
根據《計劃》,實施新平臺賦能行動,推動平臺應用深化拓展。
一是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從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細分行業入手,推動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各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提供技術支撐。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積極申報省內科技“揭榜掛帥”等各類專項支持,持續優化平臺應用功能。計劃到2023年,培育5個工業互聯網行業平臺,包括1個省級雙跨平臺。
二是提升平臺服務供給能力。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企業,加快完善開發工具、微服務框架、數據集成、建模分析、共性應用等關鍵技術,匯聚整合科技研發、工藝設計、生產流程、經營管理等數據資源,提高平臺面向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應用服務能力,探索形成商業發展模式。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工業APP開發能力,滿足工業企業個性化和定制化需求,提升平臺對企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三是推進企業上云上平臺。根據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建設要求,持續推進海南省云資源發展,降低企業上云成本。支持工業設備和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向云端遷移。以企業上云上平臺帶動工業互聯網融合技術發展,探索以平臺為核心、基于“數據+模型”的制造業發展新模式。到2023年,企業上云上平臺普及率不斷提升,全省上云企業超過2000家,培育30家上云上平臺典型示范企業。
實施新智造提質行動 加強關鍵技術支撐能力
為強化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海南引導制造業龍頭企業深入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技術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與行業知識、工業模型等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涌現出無人巡檢、遠程機器人控制、遠程故障診斷、AGV運輸、環境監測、海量數據采集、沉浸式數字孿生等新場景。在未來三年,將加快促進全省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促進“智慧海南”建設。
根據《計劃》海南將實施新技術增強行動。一方面,加強關鍵技術支撐能力。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信息技術企業與工業企業聯合開展工業級網關、模組、智能傳感器、邊緣操作系統等基礎技術研發。研究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探索培育新技術在質量監測、預測性維護、視頻監控、巡檢運維、智能調度、智慧物流、安全生產等細分場景中的創新應用。另一方面,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5G等新技術在工業企業的應用部署,開展基于5G網絡的智能巡檢、預測性維護、工藝優化、智能排產、能耗管理、質量檢測、AGV運輸、沉浸式數字孿生、工業+VR/AR等創新發展試點應用。到2023年,全省打造15個以上特色鮮明的“5G+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場景。
此外,《計劃》提出實施新智造提質行動。首先,強化龍頭企業示范引領。鼓勵龍頭企業和特色企業在本行業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等數字化改造,推進企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每年圍繞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典型場景,推選一批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標桿。力爭到2023年建設10個數字化車間或數字化工廠。其次,帶動供應鏈產業升級。圍繞新技術產業,推進現代供應鏈服務體系和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連接國內國際的供應鏈生產端、需求端、市場供應、物流運輸等環節,培育數據驅動的“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的產業集群生態,驅動海南省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探索通過工業互聯網為企業提供內外貿一體化綜合服務,幫助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促進內外貿有效貫通,助力實現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