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0-8-31 8:25
□本報記者 宋維東
8月27日晚,圓通速遞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81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1億元,同比增長12.55%;業務完成量為49.36億件,同比增長29.79%,占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的14.57%,較2019年同期提升0.87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二季度業績強勢復蘇。二季度,公司完成業務量32.71億件,同比增長52.49%;實現凈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40.63%。
推動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圓通速遞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重要抓手。
報告期內,公司依托核心的“金剛系統”擁有的豐富數據采集、全程數據跟蹤等優異系統基礎,完善全鏈路管控系統,運用大數據等技術,研發與優化覆蓋中心管理、操作裝卸、中轉運輸、客戶服務和網絡管理等業務環節的各項子系統,推進全業務場景信息化。
公司還打造和融合管理駕駛艙、網點管家、客戶管家等移動化數字平臺,實時轉化和輸出業務環節指標數據,快件時效、服務質量、中轉運輸、分揀操作、快件配送等業務全程實現數據化、可視化。同時,全面推進可視化、移動化管控終端應用,業務運營、快件流轉全流程實時可視可控,管理效率明顯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數字化、移動化、可視化的工具有助于公司的日常監控直達責任業務單元,各業務節點管理也將更為主動、科學和高效。此外,深入推進數字化管控,有助于公司與客戶信息數據互通共享,精準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高,客戶黏性也將逐步增強。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服務質量和成本管控均依賴于高效的信息系統,這是圓通速遞的重要優勢之一。服務質量的提升又有助于公司構筑未來的競爭壁壘。
聚焦成本管控
報告期內,圓通速遞持續聚焦成本管控。一方面,公司不斷降低運輸成本,推進公斤計費等完善承運商考核機制及結算模式,提升自有運輸車輛占比,增強干線運輸議價能力和管控能力;提升雙邊運輸車輛、甩掛車輛、大型運輸車輛的使用率,優化配置運力資源,合理搭配快件品類,多維度提升車輛裝載票數和裝載率;不斷優化轉運中心輻射范圍,加大對轉運中心與加盟商之間的運力統籌,提高社會車輛利用率,減少轉包、溢價情形,降低整體運能成本。上半年,公司單票運輸成本為0.51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1.26%。
另一方面,進一步降低中心操作成本,運行創新的轉運中心管理模式。公司加快轉運中心、城配中心、自營及加盟建包中心的自動化分揀設備、自動分配器(含擺臂、擺輪)等先進設備的搭建使用,減小差錯成本。同時,不斷優化、調整用工模式,提升部分核心環節的固定人員占比,并實現部分操作環節的服務外包;持續推進用工可視化、數據化管理,優化人員需求,精準排班,推進崗位計件、考勤、績效管理全面落地。上半年,公司人均效能同比提升超20%,單票中心操作成本為0.33元,較去年同期降低15.02%。
此外,公司進一步降低加盟商及末端網點的配送成本,提升末端配送效率。同時,優化終端管理方式,操作效率和配送時效逐步改善。
自有航空優勢凸顯
圓通速遞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企業之一。截至報告期末,圓通速遞自有機隊包括5架波音757-200和7架波音737-300型飛機。
上半年,公司開通并運行了煙臺—大阪、西安—達卡、杭州—吉隆坡雪邦、昆明—拉合爾、石家莊—澳門—馬尼拉、杭州—馬尼拉、西安—曼谷等多條國際航線,航線范圍已基本覆蓋東南亞、東北亞等區域。同時,公司充分利用自有航空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積極拓展第三方客戶,開展商業化運營。
公司控股子公司圓通速遞國際目前已形成完善的國際網絡布局,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在全球擁有46個自建站點,業務范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超過2000條國際航線。
特別是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國際空運航班大幅減少,部分海外國家和地區的醫療用品采購運輸需求大幅提升,圓通速遞國際抓住時機,為客戶提供包機、運輸等服務。上半年,圓通速遞國際實現主要業務收入22.01億港元;歸母凈利潤為9546萬港元,同比增長超1700%。
據悉,上半年,圓通速遞國際實現空運業務量5萬噸、海運業務量3.5萬標準箱。同時,公司充分發揮圓通速遞國際覆蓋全球的物流骨干網絡和本土化站點資源等優勢,通過自建自營、業務團隊合作等方式穩步拓展越南、老撾及緬甸等國家的快遞服務網絡。上半年,公司與位于17個國家或地區的18家郵政或快遞公司達成戰略或業務合作,拓展當地快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