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8-2 6:57
96位創作者內容總獲贊超百萬次,第一軍情、張召忠粉絲量破千萬,今日頭條《軍事資訊數據報告》發布
7月30日,今日頭條對外發布《軍事資訊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軍事內容消費總量達2496億,超過2.4億人次在頭條為軍事內容點贊,整體內容消費量年環比增長超5倍。這一年,軍事領域創作者在頭條成長迅速,128位軍事創作者漲粉量超10萬;超百萬的有四位。其中,@第一軍情、@張召忠 兩賬號的粉絲量破千萬。
在頭條,軍事類內容創作多體裁并行,包括圖文、短視頻、小視頻、問答、微頭條等,給用戶更多消費選擇。報告顯示,圖文類內容消費占比較高,有顯著優勢。但隨著圖文轉視頻成為趨勢,視頻消費需求猛增,近4個月(2020.3-2020.6)軍事視頻內容消費總量超過過去8個月(2019.7-2020.2)的視頻消費總和。
報告顯示,在頭條有1.23億用戶在消費軍事領域內容。與女性用戶更熱衷時尚、娛樂資訊相同,男性在軍事內容消費上占據絕對比例,超8成;30歲以上男性用戶是軍事領域內容消費的主力軍,隨著內容視頻化趨勢增強,以及軍事科普越來越注重可讀性,年輕用戶比例也在持續增長;廣東省用戶偏愛軍事資訊內容,上海、北京、成都、武漢等城市軍事愛好者較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戶喜愛偏好上,80后、90后對軍事領域內容喜好重合度超過90%;00后對新式裝備、武器科普很感興趣;60后則對最新國際軍事資訊需求更高;而@第一軍情、@張召忠、@中國軍網、@解放軍新媒體傳播中心融媒體、@書房點兵 這些賬號收獲了各年齡段用戶的關注與喜愛。
報告指出,軍事類內容消費受特殊節點和國際局勢影響明顯。去年8月、10月,今年1月、2月、5月和6月均達到一定峰值。尤以去年10月表現突出,受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和國慶大閱兵的影響,這個月的軍事類內容消費總量達246.6億,超過57萬條提問得到回答,約1.21億用戶在頭條觀看國慶70周年系列直播,為祖國慶生。
頭條軍事自上線以來,一直秉持著"提供實時軍事資訊與科普內容"的初心,在扶持每一位優質軍事創作者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軍事類內容。報告同時回顧了這一年今日頭條在軍事資訊及內容上的深耕成果。
首先,軍事領域內容創作者快速成長、構成更加多元,UGC、PGC、OGC等并行存在,PGC(專業媒體、機構賬號)表現尤為搶眼。共計36個賬號粉絲量破百萬。
在官方的大力深耕下,今日頭條集聚了諸多權威專家在線科普,剖析世界軍事戰略動向、追蹤尖端軍事技術發展。其中,被廣大網友戲稱"局座"的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 在今日頭條獨家上線《局座時評》視頻欄目,截至目前共上線10期,累計播放量超5000萬;被廣大軍迷戲稱為"炮座"的房兵教授@書房點兵 在今日頭條獨家上線賬號同名視頻欄目《書房點兵》,截至目前共上線300期,累計播放量達3.1億;像這樣的頭條獨家爆款視頻欄目還有很多,如@宋忠平 的《最忠評論》、@兵戎學者 的《老兵說軍事》、@杜文龍 的《文龍點睛》、@邵永靈 的《靈聽》、@軍事觀察員東旭 的《旭說》、@陳虎點兵 的《陳虎點兵》等。
報告結尾部分,官方重點列舉了三項創作者扶持計劃,包括適用于全平臺的"青云計劃"和"MCN簽約計劃",還有一項針對于軍事領域的"點睛計劃",這些計劃在軍事領域創作者生態建設上互為補充,共同促進軍事資訊及科普內容的豐富和多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